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张守福:山门村的银杏

  • 作者: 叶明轩
  • 来源: 原创
  • 2020-08-10 21:58:13
  • 被阅读
  •   山门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这个闪耀着“国字号”“省字号”的古村落,是个有历史有文化有物产的地方,自然是吸引八方游客的。

      来这里旅游,最著名的景点当数山门洞了。山门村就是因山门洞而取其名,顾名思义,是山门洞边上的一个小村庄。

      山门洞位于宁国市城北的文脊山中,据《宁国县志》载,文脊山有“大小七十二洞”,尤以山门洞为最奇,洞口犹如人造山门,穿门而过即是庄园人家。这个天然洞窟高10余米,宽有17米之多,石壁削立,豁然中开,俨若城门,可通车马,自唐宋时期就是茶马古道,因茶马古道而成驿站,渐渐地在山门洞附近形成了繁华街道,集市兴隆,史上的“洞市”因此而得名。

      物转星移,世事变迁。现如今的山门洞,“洞市”的繁荣景象已看不到了,只能存在于故事传说之中了。外人初来乍到,映入眼帘的是山门两边的银杏树,参天蔽日,刚劲挺拔,天姿卓然,与洞穴相得益彰,衬托出古山门的铜朴苍郁,显得格外地与众不同。

      走近这些郁郁葱葱的古银杏,你会看到每棵树上都挂有“树标”,上面标注有树的名称、种类、年龄、特性等基本信息。山中常见千年树,人间难觅百岁人。从这些“树标”上可以看出,银杏树的树龄一般都是在200—600年之间,也有上千年的银杏树,它们曾经经历过繁华,当然也经历过战火,度过了寂寞,陪伴着人类,见证着历史,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直至永远。

      故人西辞,大地依然。置身于山门洞,你依然会感觉到,天气依然有风,依然有雨,依然打雷,依然下雪,依然转换春夏秋冬。这些粗壮挺拔的银杏树啊,依然一圈一圈增加年轮,在顶风傲霜中茁壮成长。

      这就是大自然,无论风云多变幻,我自气定神闲。

      “天下之奇山有门,山门之奇天下无”。奇山异景处,花香蝶自来,山门洞及山门村,历来是吸引文人墨客的,吟咏山门的古诗词留存较多,至今仍可以看到,“仙岩壁”“佛座灵岩”“仙苔古壁”“云光”等摩崖石刻,镌刻在山门洞两侧的石壁上,彰显出山门洞厚重而深沉的人文底蕴。

      当地历史名人贺制曾作一首诗:“危岩寒古峡,峭壁锁长滩。岸合杉千树,峰回水一湾。”诗里写了山,写了水,写了树,确实令人神往。诗人将“树”入诗,想必此地自古树木茂密,犹如世外桃源。现在的山门村有林地面积达1667公顷,森林覆盖率81%,古树名木众多,树龄超过100年的就达15万株之多,生态环境优美,犹以银杏最为葱郁,足以令人叹为观止。陪同的当地林业部门王成先生介绍说,这个地方的古银杏不是按多少棵计算的,而是以多少片来对外宣布。这个村自2014年成功创建“安徽省森林村庄”以来,村民们在维护好现有森林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现代林业示范区,其创建模式为:依托山门洞名胜古迹和文脊峰森林生态景区,建设探索“景区+公司+村民”的合作建管模式,成功打造了恩龙生态万亩珍稀树种观光林、千亩玉兰花海景观区、特色银杏主题公园等高端生态旅游景观区。目前,山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75%,绿地率达到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村内道路宜绿地段绿化率达100%,实现了全村绿化美化全覆盖,形成了村在林中、家在绿中、户在花中的美丽乡村新格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孕育一方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就是这样形成的。这里成片的银杏林,自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银杏主题文化,来此观之,不仅养了眼,而且养了肺,让你的血氧饱和度达到最佳值。更为重要的,通过观赏这成片的“活化石”,去想象一下这里的历史风云,这里的名人典故,这里的往事沧桑,感悟这里厚重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行走在古村遗址上,穿行在古村木之间,说实在话,内心是非常沉重的,沉重到有点类似于“凭吊”的感觉了。因为,这么多高大的古树告诉你,想当年这里是多么繁华,炊烟袅袅,鸡鸣狗叫,妇女浣衣,孩童嬉戏,一幅幅乡野喧嚣场景,浮现在眼前。而现如今呢?眼前唯有老井、老石墩、老墙、老瓦砾……这个犹如古战场遗迹的地方,就是千年古村所在地。只是遗憾的是,已看不到农家小院,看不到人间烟火了。

      众人趋之,必有其缘。按照明嘉靖年间《宁国县志》记载的,晋代名士瞿硎隐居于山门,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山民。瞿硎是外来户,肯定不是山门村的开山鼻祖,但有大名士隐居于此,其广告效应是不可小觑的。以至于后来,宋朝尚书梅尧臣、宣城主薄张献民在此饮酒作诗,题字刻石,留下了千古佳话。与之同时代的宋皇佑元年进士姚辟作《游山门呈知府大卿》诗:“洞门有磨崖,唐贤盛镌凿。姓名今尚存,苔藓已斑驳。”即是说在唐代就已有很多贤达之士在山门洞凿石题字了。这样,山门洞石刻及成片的银杏树,大约可追溯到1400年—1500年前了。这么多历代名流齐聚一村,足以看出该村的历史特殊性。当然,和全国各地的名村镇一样 这里也经历了历次的战火,村民生灵涂炭,尤其是清代末年,清军与天平军在这一带僵持争夺数年之久,加之瘟疫流行,造成人口剧减,十室九空,山门村也未能幸免。但无论怎么演变,山门洞还在,山门村还在,古银杏还在,文脉连绵,亘古不绝。

      与古人对话,听历史回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山门村作为一个传统村落,虽然完整的古建筑已不复存在了,但依附在这个村落历史上的生动故事,以及这么多生长在古村土地上的银杏树,还是需要让世人知道的。欣喜的看到,山门村是宁国市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当地的干部和村民,都能够讲好传统故事,做银杏文化的传承人。

    【审核人:站长】

    《张守福:山门村的银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张守福:山门村的银杏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92-141865-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