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田园散文
文章内容页

老黄牛

  • 作者: 李正亭
  • 来源: 手机原创
  • 2024-05-23 16:40:55
  • 被阅读
  •   我的老家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我们那儿的人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在没有养黄牛之前,我们那儿地里所有农活都是完全靠苦力。所以,养头黄牛依靠黄牛耕作,就成了当时各家各户必须具备的条件与追求。
      那时,我们家也养了头老黄牛。说是我们家的,到不如说是替人代养。因为我们家的那头老黄牛,是村子里叔伯们合伙买的。他们轮流饲养,不善管理,把个黄牛喂得,骨瘦嶙峋,病歪歪的根本干不了活。实在没有办法,才生生硬拉着父亲,不兑钱名誉上算个份子。负责喂养,管理老黄牛的日常。
      父亲忠厚老实,人缘又好。接到这个任务自然感恩感德。他把黄牛慢慢牵到家,拴到院子里一棵树上,就立即着手搭牛棚,砌石槽。初来乍到的老牛看着就像个骨头架子,浑身脏脏兮兮的。深陷的眼窝,站不稳的硕大身躯,眼巴巴地东瞅瞅西瞅瞅,一副畏畏缩缩的胆怯样,让人看了好生可怜。
      可勤快的父亲一点儿不嫌弃。他先用扫帚扫了几遍,再用篦子轻轻地把黄牛上上下下收拾得干干净净。接着,又在牛棚里撒了厚厚一层干土。等一切准备就绪,才小心翼翼地把黄牛“牵上槽”。
      麦桔,花生秧是黄牛的主食。为了让黄牛吃着方便好消化,每天天刚亮,父亲就会让哥早早起来帮着铡草。那锋利无比的铡刀,不知已经用了多少年。铁箍的铡床木槽,油光发亮的手柄,写满了岁月沧桑。每一次,父亲都蹲在铡床的木板上,双手掐住秸秆,用腿挡住,然后将秸秆往铡床里伸有一寸左右。哥哥眼疾手快,按着铡刀猛地用力往下一摁,整个桔杆齐刷刷地锄成了两截。如此反复,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功夫,就铡了一大堆。我和姐姐也不敢闲着,帮着把铡好桔杆收进大箩筐,抬进牛棚。待一切收拾完了,父亲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又不停歇地把了“淘草缸”里拎满水,才正儿八经地开始喂牛。
      消瘦的黄牛就拴在支着石槽的木柱上,又宽又深的条形石槽,是请村子里石匠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凿成的。父亲先掐几把铡好的麦桔和花生秧,放在淘水缸里用淘水捞子(淘草工具)淘上几遍,然后放进石槽,撒上几把麦麸子和少许食盐。还未等到拿拌草棍拌匀,老黄牛就开始大口大口慢慢地咀嚼起来。喂了一阵子秸秆,父亲估计着黄牛吃得差不多了。就端来满满一盆水让牛喝。老黄牛至始至终不挑不捡,低着头慢慢地吃着,喝着。一直把水喝完,把石槽里的草料舔得干干净净,才低沉而粗厉地出了一声长气,用温和感恩的目光不停地看着父亲。
      父亲自然明白黄牛的意思,他把黄牛牵到院落里,拴到提前栽的木柱上,然后拿扫帚一遍一遍细细地给黄牛清扫身子。性格温和的老黄牛安静地站在那里,金黄色的牛毛,已渐渐被父亲捋顺得油光发亮,在清晨的阳光下更显得沉稳而老练。
      就这样一天一天,在父亲的精心管理与饲养下,没用多久,老黄牛就焕然一新。走向了蓄积力量,长肉长膘的全新过程中。
      不单单是父亲,我们全家人都把黄牛看得很金贵。每当阴天下雨,我们一家人就会躲在牛棚里。娘一边帮着父亲喂牛,一边跟我们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娘说:牛郎命苦啊!天天与老牛相依为命。有幸和偷下凡的织女结成了夫妻。三年后生下一男一女,却被王母知道后强行拆散。为了让牛郎与织女团聚,老牛竟让牛郎杀了自己,身披牛皮,腿绑牛脚前去相会……”听得姐姐,妹妹两个,感动得稀里哗啦直掉泪!想一想舍身仗义的老牛,我们就更加喜欢亲近老黄牛了,一有空闲,就到地里割青草让黄牛吃。我们把新鲜的青草,在水里淘了再淘,拿箩筐盛着放在老牛的近旁。每一次,看着老黄牛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心里就甭提多高兴了。
      渐渐的,老牛的身体状态恢复了,身上也慢慢长出膘来。它站在宽敞干净的院子里,看上去精神了许多。而恰恰这个时候,农忙的季节也在人们的议论中说来就来了。
      那时的父亲老实,不爱说话。每次忙时总帮着叔伯们先用黄牛去耕种,自己则暗暗地给黄牛加草加料,唯恐关健的时侯黄牛体力不支,让自己在邻人面前丢了脸面,下不了台。他常给我们说:“你叔伯们不是不会喂牛,是真心想帮咱家一把!咱可不能忘了人家呀!”“做人要跟老牛学,厚厚道道,别天天净整些花里胡哨没用的。‘一分厚道一分福,谦退一分是涵养。’但凡不容人不容事的(人),这辈子肯定没啥大出息!”听得我姊妹几个,都默默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敢忘却。
      常言说:“春耕一分浅,秋耕一分深。”一年中,利用黄牛劳作最为频繁的就是春耕与秋耕了。为了保留充足的水分便于播种,春耕相对较浅,轻微松土,用不着出大力,受大累,黄牛耕作起来也比较轻松。但到了秋耕,土地干燥,杂草丛生,一垄垄秋茬尚未清除,再加上需要深耕细作。所以,每年秋耕最为忙禄的日子,也是老黄牛最为劳累的时候。
      当然。到了秋耕季节,父亲也不敢有丝毫大意。他提前炸了几袋豆饼,每天都加班加点看护饲喂老牛。他时时刻刻检查草料,细细观察老牛吃得是否顺畅……当委婉悠扬的秋蝉声,唤起了人们的繁忙。无论是田间,地头,到处可见一片忙禄耕耘的景象时,我们家也跟着全体动员:捡草的,施肥的,各司其职,帮着父亲套着黄牛忙里忙外。记得小时侯跟着父亲去犁地,驮车上驮着犁子耙。父亲把牛梭子套在牛脖子上,让牛拉着驮车,慢慢来到地头。然后把驮车放到一边,换上犁铧。一声吆喝,老牛便蹦紧疆绳,奋力向前。顿时,翻开的泥土,一条巨蟒滚动似的,在身后纷纷松动。三遭地五遭地犁下来,老牛已“呼哧呼哧”气喘吁吁,脖子两侧的皮毛,也被汗水㓎得湿透。特别是遇上秋茬密的,老牛更是拼命。蹄子深深陷进泥土,脖子里青筋暴出老高,仍然低着头不停地使劲向前拉。
      父亲心疼老牛,几遭地耕下来,父亲便在地头让老牛歇一会。自已点上一支烟,边抽边跟我说:“看,咱家黄牛多实在!耕地尽心尽力,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以后做人做事都要跟老牛学,踏踏实实,啥事就容易多了。”
      我听后忍不住过去轻轻地扶摸着老牛,才发现它浑身湿漉漉有些烫手。老牛很温顺,又通人性,见我过来和它亲近不停地用舌头轻轻舔我。前方还有许多地未耕,老牛却遇事不慌,处事不乱。偶尔用尾巴扫下身上苍蝇,胸有成竹一般静静地站着。它很忠诚,父亲天天喂它。它听父亲的口令与指挥,它仿佛渐渐习惯了,在父亲的吆喝声中低着头默默地干活。仅仅一袋烟的功夫,就又和父亲一起,踏上征程,继续耕作。
      不知不觉,幕落黄昏。夕阳的余辉已洒满宁静的田野。来不及沐浴夕阳的余辉,来不及亨受宁静的田野。憨厚老实的老黄牛,喘着粗气像是感慨时光茬苒,不敢稍稍休息更不敢有丝毫懈怠。一天的农活刚刚结束,就已抬腿踏向归途。
      还是那个院落,还是那个石槽,老黄牛只有站在属于自己的牛棚下,才有时间细细品尝岁月,咀嚼日子的艰辛。每每此时。父亲总是一边给它加草加料,一边找个凳了坐在一旁默默地抽烟。烟雾缭绕,寂寞无边。老黄牛轻轻看了父亲一眼,开始慢慢吃草。它好像无怨无悔,边吃草边思考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
      秋天的乡村夜深人静,星辰满天。简陋的牛棚有门无窗,微风乍凉,吃饱的老牛安静地卧在地上,不停地反刍着胃里的食物。它暗暗消化劳累,积蓄力量。随时准备迎接和挑战更为艰难的明天。
      第二天依旧早早醒来,早早吃草,早出晚归继续耕作。整整一个秋季,老黄牛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坚强地行走在田间地头。当一块块田地被深耕细作耙得平平整整,当一片片荒地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深秋的夕阳轻轻拂过院落,昔日已经膘肥力壮的老黄牛,好像一夜之间,又消瘦了许多……
      后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广与普及,老黄牛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老黄牛胸怀大志,忍辱负重,永不懈怠,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学着老黄牛老老实实不停地耕耘,不敢有丝毫懈怠。特别是遇到因难,想起家里老黄牛深陷泥沼,紧紧拉着缰绳拼命向前的样子,就禁不住热血沸腾,精神百倍。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站起,我以倔强的牛脾气直面生活里的风风雨雨,不停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知不觉,“光阴虚度,岁月空添”,愰然已白少年头。但愿余生,附首去做一头老黄牛。一步一步,踏过荒芜草地,在广袤无垠的田野里,为你,为他,为繁华人间,默默地,翻耕一垄田地。

    【审核人:滴墨成伤】

    《老黄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PREV ARTICLE 雾中故乡行
      NEXT ARTICLE 没有下一篇了

      本文标题:老黄牛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92-195486-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李正亭 李正亭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2篇
    • 获得积分:21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