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江觉迟:妈妈,微弱又强大

  • 作者: 林林
  • 来源: 原创
  • 2019-07-29 22:15:27
  • 被阅读
  •   接漏睡觉

      还在我幼年时,父亲就被打成右派,送到桐城的乡下放牛。我们一家人住在祖辈遗留的祖屋里。非常老的祖屋。我记得那时最难受的并不是饥饿,而是下雨。

      我们的祖屋历经百年风霜,已经破旧不堪。一下雨,四处漏水,家里的盆盆罐罐都得用上。接漏,是我们桐城当地的方言;也是我幼年时期印象深刻的一个名词。几乎在我会数数时,就是从家里的盆盆罐罐数起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鲜明的印象,家里能够数得清的盆罐有:洗脸盆,洗脚盆,大澡盆,小澡盆,各一只;坛子和罐子共七个。记不清的是其它从外面捡来备用的各种破坛破罐,因为一到下雨天它们就会派上用场。厅堂里,厨房里,睡房里,甚至灶台上,床上,哪里都会漏雨。下小雨时,用破坛破罐接小漏;下大雨,所有的家伙都得请出,接大漏。

      最痛苦的是床上漏水。在被打成右派之前,父亲是中学老师,住校的。我和姐姐,还有妈妈,三人共睡一张大床。下雨天,往往是床外边漏雨,妈妈把我和姐姐推到床里边睡。妈妈睡的被子上方,会盖一层白塑料布,挡住漏水。睡在里边,我们会听到雨水滴答在塑料布上,发出“叮叮”的声响。我们会习以为常地入睡。妈妈则需要时时地折个身,好让滴下来的雨水淌到床外去。她不敢睡。那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种记忆的时光,仿佛是轮回和循环的。三十年前,我们其实已经定居在城里,看起来像是个有模有样的城里人。但是在十五年前,我又回到了接漏睡觉的日子,并且不比幼年时期的接漏好到哪里。

      记得刚上草原的时候,住帐蓬。半夜里,天空突然砸下一阵急雨,狠命地抽打帐蓬。由于蓬布编织稀松,不久帐内便小雨纷纷,叫我无法入睡。扭头望望帐蓬的主人和孩子,他们浑身连同头脸都严实地裹在羊皮毯子里。柔韧的皮面叫雨水刚一弹下就滑落到边沿上去,他们在大雨的催眠中睡得很香。这不由让我想到多年之前接漏睡觉的妈妈。更无法入睡。干瞪着一双眼,想睡,不入梦;想醒,双目乏力。雨水则趁虚而入,扎进眼睑内部,呛水一般疼痛。只好用力眨起眼睛,目光四下晃动,就看到帐蓬的角落里有把雨伞。连忙爬起身取过来,钻进毛毯,撑开伞,双手紧紧地抓住伞柄,打着雨伞迷迷糊糊睡了去。早晨起来,摸起满脸的浮肿,心下就在打晃:这样的日子,要怎样才能挺过去呢?

      后来倒没想到,这一挺竟然也有十五年。

      作者和母亲在故宫。妈妈在世时爱干净,衣装整洁,传统且又时尚。记得那年那一身旗袍,在天安门广场,一路走一路都有“老外”围着拍合影,口里夸:这是中国的老太太。

      吃饭的秘密

      饥饿是幼年时期的第二个遭遇。下放那阵子,我们家除了有着诗歌情怀的父亲,就是妈妈和姐姐。家里没有劳动力参与生产,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饭碗时常会是空的。小时候,我是最不喜欢春天。春天,“青黄不接”,就是说,冬天已经吃完所有粮食,但春天稻子还没种下去,口粮因此断了。在父亲下放的那些年头,春天是我们家最难度的。有个阶段,我记得至少有半个月,我们看不见一粒米。每天吃麦糊,带着麦麸的那种糙麦糊。而每到吃饭时,母亲总说活计还没做完,让我们先吃。我们捧起碗的时候,她到外面去做没有完成的活计。我们刚一吃完,她的活计就做完了。然后她把我们剩下的吃了。

      最小的时候,最不懂事的时候,我们饥饿的肚皮经常会忍不住地要把所有麦糊都给吃光。妈妈一看空了的锅碗,就说,你俩出去玩吧,我再来烧一碗。后来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姐姐,发现了妈妈吃饭的秘密。我们心里非常难过,自此也开始藏着一个秘密——姐姐和我商量,到吃饭时,我们要把裤带勒得更紧一点,让肚皮变得更小一点,吃得更少一点,要多“剩”一点,留给妈妈。

      后来,父亲平反,重新回到学校。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妈妈不用在吃饭时出去忙活了,我和姐姐也不用吃饭时再故意勒住裤带。我们也不用再藏着吃饭的秘密了。再后来,我们定居城里,似乎一切都真地好起来了。但这时,妈妈老了。

      作者祖父的诗集《百川诗草》,和作者父亲的诗集《得闲斋诗词》

      我是在妈妈垂老的时候,离开了她,上了草原。

      最初在草原上生活,不比小时饥饿的感觉好多少。陌生的草原饮食是最大障碍。我记得第一次投在牧民家,初次接触那种非常野性的藏餐——生牛排。生黑的牛排,肉被封干在骨头上,其间粘着干涸的油脂。牧民家的女主人用手抓起两块递给我,作出吃的比划。出于礼貌我接下一小块,并且装模作样地往嘴里送。入口的时候就闻到一股腥膻,不是那种新鲜膻味,却像是一种肉食混合着皮毛,经过轻度腐化,再被烈日烤干后的那种——毛与皮肉混合的毛腥味。我的胃口立马翻腾起来,想吐出牛排。但吐万万是不能的。牧民一家正充满信任地瞧着呢。只好咬起牙关,狠狠心,囫囵地咽下去。喉咙里立马就有被刮伤的感觉。刺痛,浓烈的毛腥味只往口腔外扑。想呕吐。我捂嘴往帐蓬外跑。但是牧民家的两条小狮子般的大狗却拦在门口,朝我狂吠,铁链攒得“哗啦”作响,爪子刨着草地,狠命地朝我扑。惊得我鼓噪的胃酸瞬间又噎了回去。

      就这样,在草原上一呆便是多年。白天教孩子,晚上写作。孩子几十个,慢慢在长大,我也写出了《酥油》和《雪莲花》。我以为这样就是苦尽甘来。

      哪知后来,接到妈妈遥远的电话,说她胸口不适。匆匆赶回家。带妈妈进医院,一查,胃出问题了!从此妈妈不能正常吃饭,每天只能以汤汁度日。

      黑夜,作者睡在帐蓬里的地铺上

      这样的日子,我们瞒着妈妈。妈妈不知病情时,她珍惜食物的劲头成了我们尽孝的最大障碍。因为旧时的日子过于苦难,妈妈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根菜。她从不会浪费!这让我们为难。每天给她熬汤,比如熬粥,米放少了,汤汁不浓,营养跟不上;米放多了,汤汁浓,但她吃不下,要剩下很多,又不许倒掉,就只有我和姐姐吃掉。比如鱼汤。一条小鱼,熬不出香浓的汤汁。一条大鱼,汤汁会浓,但也和粥是相同的结果。这时,我们姐妹俩就又有了新的吃饭秘密,我们都突然地变得特别饥饿。我对妈妈说,这些年啊,我在草原上生活差,苦坏了,回来嘛,就要好好补补身子,大鱼大肉统统吃上。妈妈听得开心,我们的米汤鱼汤就熬得越发香浓。妈妈喝汤,我们吃渣。最后是,我们见什么就想吐什么。但是妈妈也在吐。她的胃被病灶堵住了,喷门越来越小,咽不下,她就吃一口吐半口,成天都在吐……那样的日子,她成天吐,我们成天吃,吃完后躲到角落里也去吐……我不愿再过那样的日子,我宁愿吐的只是我,妈妈,她好好的。

      在我们含着泪水每天吃得哽噎的时候,妈妈被病魔侵蚀的肚皮已是皮包骨头……

      妈妈走的时候很轻。是躺在我和姐姐的怀里,头枕着姐姐的手臂,身子卧在我怀里。她就这样离开了我们。

      深情(胡迟老师的父母)

      我们共同的妈妈

      现在我一直关注的微信有三人:胡迟,紫艳,凡尘艳语—凡怡。我在静静地关注她们的每一次发贴。因为那里可以看到妈妈。她们对家中老母细致又深情的描述,字字句句,就在眼前——

      那一天,看到胡迟的微信,她说:老妈昨天有点发烧,今天退烧后精神好多了。她好久没见到外孙,眼睛就围着天湖(外孙)转……昨天阜南调研途中,医生电话告之,老妈突发急性胰腺炎。于是,在阜南匆匆对接好调研之事,傍晚赶回……

      那一次,看到紫艳的微信,她说:老家有妈妈和妹妹守着,是一种幸福……妈妈在真好!妈妈在,家就在……

      凡尘艳语的妈妈。艳语说:我妈腰椎间盘严重难直立,双手撑着才能坐一会。

      那一回,看到凡尘艳语的微信,她说:每天下班的必经之路,看老妈去。今晚有点私事想偷懒,老姐一个电话打过来,立马出门,剩下的事晚上回来补上……

      因为过去照顾妈妈的经历,我知道,亲身服侍时,温暖只是别人的感觉,自身定有很多苦累。但不管多么累,羡慕她们还有妈妈。我在想,其实人至垂老,妈妈就变成了大家的妈妈——我们会把对自己妈妈的思念,真诚地转化为对别人妈妈的祝福,祈祷,和挂念。

      紫艳的九旬老妈——妈妈在真好!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的力量》

      我们小的时候,

      妈妈用乳汁把我们聚拢在一起。

      我们依靠她,像一只只待哺的小鸟围绕着她。

      直到十八岁,我们长大,离开她。

      我们各自学习,工作,成家立业,

      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这一别,用去妈妈一生的时间。

      直到妈妈病倒,最后的时光,

      她依靠我们,像一束微弱的烛光。

      我们放下一切,包括谎言和借口,

      陪伴她。望她最后一丝光亮的消失。

      这过程,我们再一次拥有,

      像童年那样真诚地相聚。

      妈妈!她的力量,在她为人之母的时候,

      她用宽阔的怀抱,让我们成为兄弟姐妹。

      在她即将离别的时候,

      她用孱弱的烛光,照亮我们最后的家。

      她生命的长度,决定了我们相聚的长久。

      然后,烛光熄灭了,我们各自离开……

    【审核人:站长】

    《江觉迟:妈妈,微弱又强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江觉迟:妈妈,微弱又强大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149-57433-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