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泥炉炖肉

  • 作者: 王尚桐
  • 来源: 原创
  • 2023-05-14 12:26:26
  • 被阅读
  •   春日尝鲜,首推佘山兰花笋,那是真正的春日第一地鲜。光洁的炉台上,砂锅里正炖着“腌笃鲜”,“笃”字是吴越方言,小火慢炖的意思。砂锅中的汤沸腾着,咕嘟咕嘟,肉的醇香和兰笋的清香一碰撞,香味立马就不矜持了,满屋子翻腾。回忆忽然就飘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其实早就“泥炉炖肉”过。

      那时,外公还在世,老爷子勤劳寡言,个性刚正,唯一的乐趣就是喝点散装的白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一直在铁厂食堂掌勺,以做饭菜手艺称道于小镇。正逢困难时期,粮食定量低,常常吃不饱,人们常常对食堂厨师另眼相待,他们认为,厨师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肥差。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不怕厨师发怒,就怕厨师手抖”,外公给大家打菜打饭时,从来不会手抖,从来不会因为对面是单位领导而把勺子舀深一些,估计外公在单位的好人缘还是因为实力吧。

      外公勤快,家里买菜做饭洗碗都是他一个人全包,动手能力也很强。那年冬天,他捡了一个小油漆桶,在里面糊上黄泥,晒干,就成了粗拙又扛用的黄泥小火炉,除了烤火,这个小炉子的另一个作用就是炖肉了。平时,父亲常常出差,母亲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们兄妹和外公,饭菜做不多,大铁炉子太大,不经济。自制黄泥小火炉就派上了用场。点火,放木柴,上无烟煤,炉火熊熊,坐砂锅,家的感觉就来了。外公从维族大叔那淘来剔了肉的羊架子,一副只收一元钱,不贵,关键不收肉票,外公喜滋滋地拎回家,洗净,剁块,小泥炉放一只砂锅炖肉,砂锅放胡萝卜、土豆、皮芽子、飘出阵阵肉香。说是泥炉炖肉,其实就是泥炉炖骨。闻着肉香,急急跑回家。未进家门,那阵阵的香味散发在屋中,书包一扔,冲到泥炉边,那口黑砂锅已经冒着腾腾热气了。常常锅盖已经掀开,香味使劲往上蹿。

      外公早已在泥炉旁的小饭桌上放好了碗筷,小柳筐里放着一摞新鲜的包谷馕,散发着玉米的香甜,那是邻居维族大婶烤制的。抓起筷子,吹开蒸汽,在锅中翻腾着,这是羊排、羊蹄筋、土豆......

      对于外公准备的丰盛晚餐,我们非常喜欢,拿着筷子夹一块最上相的使劲吹吹,塞进嘴里,就一口又香又脆的玉米馕,真爽。外公就在泥炉边静静坐着,憨笑着,看着我们的吃相。不停地喊慢点慢点。有时候他还在厨房忙活其他菜,有一句没一句的接话。

      我们开始端着碗大嚼大咽的时候,外公通常是不吃的,只偶尔挑一筷子菜。他要喝酒,一个有点像唐三彩颜色的葫芦形弯嘴小酒壶,装着半壶散装酒,就靠在砂锅边,用他的话说,冬天喝酒要把酒“醒”热,喝热酒,手不抖。我顿时明白了,外公打饭菜手不抖,那是喝热酒的功劳。我们吃撑了,浑身热乎乎,脸发烫,满足的放下筷子时,外公才接着开始吃,吃点剩下的萝卜土豆,筋头巴脑,他都说好。

      真快,转眼外公去世快五十年了。而今,我给女儿掌勺了,小油漆桶自然是没有的,精美的“围炉煮茶”套装倒是唾手可得,光洁的灶台上,砂锅中的羊肉汤很美味,我和孩子唠叨着杂事,合着豆腐乳青椒蘸料,吃干净肉和杂,一人凉一碗原汤,再把青皮白萝卜薄片烫熟,加点嫩豌豆尖,就着残汤,烤两个白面薄饼,填满了肚子,也填满了心。

      腾腾热气中,女儿早已没有了刚回来时的蔫劲了,吃了肉,喝了汤,一只面饼落肚,眼神灵动,讲单位同事间的糗事,乐不可支。我知道,不用做工作,明天准能精神饱满上班了。

      泥炉烹茶有诗意,泥炉煮酒论英雄,泥炉炖肉最有市井烟火气。看来,无论哪年哪月的冬天,一炉火的温暖和一锅肉的敦实都可以让我们精神抖擞。为爱烹饪,不管哪年哪月的困境,亲人的爱护和守护都足以让我们振作。

    【审核人:陈龙】

    《泥炉炖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NEXT ARTICLE 情满都江堰

      本文标题:泥炉炖肉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149-194347-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王尚桐1 王尚桐1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25篇
    • 获得积分:194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