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我在毛集中学当校长(上)

  • 作者: 圆圆
  • 来源: 原创
  • 2018-10-01 10:22:25
  • 被阅读
  •   -01-

      安徽办学历史上,有两所可以简称为“毛中”的学校,其一是六安市毛坦厂中学,其二是淮南市毛集中学。2004年9月,我到毛集中学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其间走过一段非同寻常的难忘历程。可以说,那几年间,我与学校同步前行,我与师生振翅齐飞。

      盛世昌明,政通人和;生逢其时,无限幸甚。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学,到淮南市示范高中,到安徽省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到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最终升格为淮南第二十八中学,这就是毛集中学的成长轨迹,所幸我和我的同事们成为这段历史的答卷人与见证人。曾有句话说,一个没有目标的学校永远只会吃有目标学校的剩饭。仔细想来,此言不赘,打从我到毛集中学工作那天开始,胸中便生千般气象,眼前浮现万里江山,大家既有推陈出新之壮志,更展扬鞭策马之豪情,我和我的同事们决心创办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理想学校。于是乎,广大教师,从教无私,常垂德范,四季吐芳;无数少年,雄姿英发,挥斥方遒,万马奔腾。每每想到那些动情的教学场景,我便心潮彭拜,热血沸腾,满满都是回忆。这些年来,我虽已调离学校,但深切体会到,学校岁月如诗,天天品之读之而不厌;教育情景似画,册册珍之藏之而不足,尤其是那些常年奋战在教学前线的老师尤让我刻骨铭心,仇恒双先生,孙志克先生,郝涛先生,汤瑞萍女士,如此诸多名师,有口皆碑,辉照教坛。作家刘墉曾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每周例会上,我时常用这句话勉励我的同事们,把毛集中学办出品牌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共同要爬的一座山,大家胸藏大志,心怀大爱,致力推动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校园文化诸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时间吸引周边凤台县、颖上县、利辛县、寿县等地学子接踵而至,风生水起,最多时候生源达三千之众。这世界上本没有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有完全相同的学校。毛集中学就是这样一所内涵发展远比外延扩张重要的学校,其文化积淀和教学风格,几乎其他城乡同类学校难以复制。记得那个时候,学生会,文学社,艺术班,广播站,每天都有活动,极为热烈,人人怀才待国选,个个立志向高飞。从这所中学走出去的学生犹如繁星闪烁,又似鲜花竞放,其中政要者有之,商界者有之,军旅者有之,艺坛者有之,不可罗列,难以尽数。

      对我来说,学校不仅是梦开始的地方,更是让生命获得充盈的地方。回望来路,我很庆幸自己在职业生涯的行程当中,能与毛中相守,幸与师生相伴,我的内心充满阳光。那些年,校园赐予我不竭的精神动力与思想财富,让我铭记终生,没齿难忘。

      -02-

      古今中外对校长的定义颇多,而我对此理解最为深切的是,“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跑者。”校长要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向着既定目标一路奔跑,永不言弃。我在毛集中学任期内领跑了几个标志性里程,第一个里程就是用不足两年时间提前迈进了市级示范高中行列。揭牌仪式的那一天,全体师生为之振奋,许多老师动情地淌下热泪,这成为毛集中学发展史上一段“跳动的音符”。

      夏风送爽,笑看盛事;荷菱飘香,喜迎贵宾。2006年5月26日,这是毛集教育史上的喜悦时刻,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全新起点。毛集中学校园内弥漫着微雨初晴的清爽,森森古柏掩映着简朴的金汇楼和典雅的教学楼,烘托着厚重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这一天,全市27所市属高中送来花篮与贺匾,比如淮南一中,淮南二中;23所友好学校送来祝福与期望,比如凤台一中,八区一中;24家区属单位送来嘱托与问候,比如区教育局,区发改局。全校3000多名在校师生与校友嘉宾,共同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揭牌仪式上,当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同志宣读“批准毛集中学为淮南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的话语响彻云霄的那一刻,全校师生泪眼闪烁,心潮涌动,掌声如雷,欢呼似潮,这种场景一直持续了10多分钟。曾经记得,美国《新闻周刊》对全世界的学校做过大规模的调查,最后评出10所最好的学校。这10所学校之所以被认为是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非常强大,而恰恰在于它们独树一帜,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形成了自己响亮的特色。如果说毛集中学初步赢得了教育的成功,那么其秘笈就在于树立了“教学主导,艺体为辅”的办学特色,艺体从此成为毛中高考升学的“半壁江山”。

      生命只有走出来的精彩,沒有等待出来的辉煌。自2004年9月起,毛集中学把争创市级示范高中确定为近期目标,以创促建,以评促改,完善硬件之设施,加强软件之建设,倾力追求内涵式发展,从规范化起步,到特色化办学,再到品牌化辐射,逐步向“淮上名校”迈进,旋即形成了“整体一盘棋,同唱一台戏”的最佳格局。至今记起,时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全玉女士亲笔为我校创建题下十四字勉语:“打造品牌促发展,提高质量创示范”。毛集实验区管委主任徐华兵先生也亲切题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难忘学校副书记胡多福先生统管党建,摘誉全市思政工作先进学校之殊荣;难忘副校长童辉先生扎根学校,冒着高温改造线路之艰辛;难忘副校长王立辉先生赴外取经,带队10余人奔波淮北之研讨;难忘工会主席丁敬厚先生凝聚众智,启用教代会通过学校各项重大之决策。至今我都记得,那时学校领导班子秉承的“八要守则”:脑要清,心要诚,胸要宽,眼要明,手要短,腿要勤,气要平,身要正。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由此遥想秦朝末年,名杰涌现,刘邦、张良、萧何、韩信等名士精诚团结相互协作才有了大汉之赫赫国威,盛世之巍巍雄风。推而广之,办学亦是如此。

      -03-

      大学之大,在大师之大;学校之美,在老师之美。校园开设教师“百家讲坛”,这是毛集中学开天辟地之创举。因为我相信,教育不是一个当前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永远面向未来,即便是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激励与赏识。

      我们知道,《百家讲坛》原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开播的讲座栏目,栏目宗旨为汇集百家学养,享受智慧人生。该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金色桥梁,走出了一批诸如易中天、王立群、钱文忠、纪连海等文化大师。由此我想,教育亦然,一所学校的发展,应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的大业,力倡全员参与,个个奉献,避免“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看”之偏颇。那时我就思考,校长一定要想方设法搭建平台成就教师,让教师展示自己,我校教师“百家讲坛”就这种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化茧成蝶。那日午后,副校长童辉先生满怀激情地告诉我,百家讲坛开讲了,邀我过去观摩一下,我颇为兴奋,欣然前往。讲坛就设在高二年级文科教室,我去时已宾朋满座,几无虚席。首例开讲者,乃我校语文骨干教师姜华女士也。讲课主题是浅析学生、教师、学校三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其讲座颇有于丹才华,又有赖斯风格,她言语透露的修养和大气令听众叹服,她神情蕴含的端庄与优雅让同行敬重,简直给大家带来了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其实,中华优秀的教育文化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富矿,一旦开掘出来,就会生成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教育之强大力量。姜华之后,众多教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为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登台开讲,他们或追求学术创新,或鼓励思想个性,或强调雅俗共赏,或重视传播互动。袁国柱先生广征博引,势若悬河;张江奇先生提纲挈领,清如纹理;张翮翔先生峰回路转,叠比巉石;唐皖华先生平铺直叙,温似春风。在“百家讲坛”的引领之下,学校实施名师带动工程,落实个人成长计划,从初任教师培养到胜任教师,从骨干教师发展到知名教师,努力打造学校教师群体的合理梯队。

      “思想的力量往往战胜利剑的力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拿破仑的一句至理名言。实践告诉我,一个教师的思想有多远,他就有可能走多远。某种意义上,激发教师的智慧远比制度建设更为重要。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学做人师,一定要让自己精神成长起来,丰富起来。即便舞台再大,你不上台演讲,永远只是个观众。从那时起,我校教师纷纷把自己摆放在一个博大的教育世界中正视自己,发展自己,推介自己,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别人,认识群体,认识教育,大家各自描绘心目中美好的发展图景并为之疯狂。因为,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04-

      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我始终认为,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要用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那么,教育规律究竟在哪里?我常对我们的老师们说,它就隐藏在我们日常的教学问题里,只要我们善解教学之问题,就能寻到教育之铁律。

      2005年4月,春山如妆。毛集中学在这个时段成立了教研室,袁同祥先生担任毛集中学首任教研室主任。袁同祥先生,德技兼优,研学俱佳,能够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制高点,审视教学的优劣成败,提出独特的建设性改进意见,在师生中声望极高,他和学生不但在学问上如琢如磨,在生活上也如兄如父。学校副校长胡多福先生曾赞之曰,袁同祥老师治学严谨又极爱思考,是不可多得的理论研究之人才。我们的教研之旅就从“推门听课”开始,秉承善疑之精神,坚持求真之态度,实现创获之目的,许多老师通过推门听课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创意的教学论点。所谓“推门”,乃事前不打招呼直奔教室也,倒逼教师充分备课;所谓“听课”,乃聚焦课堂也,诊治教学各类杂症,从中提取教学精华。那个时候,只要时间许可,我总是陪同袁同祥先生,带着同科目老师推门听课。每学期下来,两本听课记录总是记得满满当当。我从中受到的启示颇丰: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久而久之,广大教师立足校本,倾力打造生命课堂,让课堂具有生命的声响,让诸种生命体都活跃起来,课堂流淌着文本、学生、教师生命互访之光彩。全校165位老师的课堂,特色频现,绽放异彩。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室专门为每位教师配备了郭元祥教授花费10年时间写就的《教师的二十项修炼》,大家共读之,各悟之,众化之,自践之,渐成各家风格。走进课堂,那是一种洞外天地,亦是一种专业享受。地理老师宋加元先生喜欢因势利转,逐层深入,授课重“导”;数学老师钱祥意先生偏爱压住阵脚,各个击破,授课重“剖”;英语老师牛多贵先生擅长创设情景,以读带解,授课重“练”;化学老师王丙先生常是开阖张歙,不失其引,授课重“激”。现在回想起来,推门听课成就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成就了教师的成功体验,成就了教师的快乐生活。后来,我校《科研论坛》《教苑广角》《德育前沿》《学校管理》四本理论成果结集面世,轰动一时。

      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术的目的应该至真至纯。学校就是要有一个浓厚研究的样子,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成长、研究治校。我们在探寻状态下开展课题研究、名课欣赏、同课异构、专家点评、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我们珍视批判精神,直面教育本质,绝不做违背教育规律的悔事。我们从互信和唯美的视角来建构多维关系,在单纯和谐的人际交往中,享受专业化的生活乐趣。从那时开始,我觉得有教研的日子,每天都在闪亮。毛集中学因此而成为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著名高校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这是我校广大教师功德无量的教育贡献,应浓墨书之,当重彩赞之。

      (未完待续)

    【审核人:站长】

    《我在毛集中学当校长(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PREV ARTICLE 异乡过国庆
      NEXT ARTICLE 法国国庆之夜

      本文标题:我在毛集中学当校长(上)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149-53161-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