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稻美鹤乡

  • 作者: 王尚桐
  • 来源: 原创
  • 2023-10-29 13:50:51
  • 被阅读
  •    小昆山,历史上曾有华亭鹤被誉为鹤乡。正逢丰收节,金风送爽,稻美鹤乡。小昆山下,万亩稻田“松早香一号”抗过了夏日高温的炙烤,迎来了丰收。
      
      “早稻喜登场,相呼集野堂。”丰收的万亩稻田中,收割机轰鸣声此起彼伏,随着收割机轰隆隆地驶过,稻穗与秸秆瞬间分离,一片片秸秆被均匀铺开。脱离了传统的秸秆焚烧模式,秸秆被现代农业机械粉碎还田,既环保,又肥田。丰收的稻谷,送到了万吨稻米加工厂,结束了稻谷在马路摊晒的历史。丰收的田野上,飘荡着稻禾的清香,蓝天上不见华亭鹤曼妙飞舞的倩影,只有纷飞的白鹭上下翻飞,为丰收的“松早香一号”喝彩加油。
      
      记得前不久,一场台风突袭,狂风暴雨横扫,万亩稻田成了水田,乡间小道,田岸,农田,汪洋一片。碧绿的稻叶在水中飘摇,望水兴叹,一筹莫展。我担心万亩稻田会颗粒无收,但三五天过去,水随江河泄流一些,夏天烈日蒸发一些,渗入地下一些,大水慢慢退去了。水稻依然长得更欢实了,绿油油一望无垠,特别养眼。我想,这水稻田起到了蓄水滞洪作用,缓解了下游城镇防汛的压力。
      
      江南之利,莫大于水田,汪汪万顷,物产丰饶,景色宜人,被誉为“江南好”。水稻是水田中的主角,大水面的江南色调。“青青秧苗插满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稻米养育了江南人。
      
      “松早香一号”丰收了。吾家有稻初长成,它在小昆山优质土壤、浦江之首水质优良、独特气候的加持下,米粒饱满清香,大小均匀,表面油光晶莹,米饭柔软有弹性,吃口好,口味清淡略甜,松江自古就有“米粮仓”之称,松江粳、籼、糯,水稻品种兼备,“松早香一号”是松江优质香稻的一种。据《崇祯松江府志》记载“香稻,其在松江者,粒小而性柔,有红芒、赤芒之。七月熟,以三五十粒入它米数升炊之,芬芳馨美,谓之香子。又谓之香櫑。魏文帝与朝臣书曰:江表闻长沙有好米,何得比吴中香稻耶?上风炊之,五里闻香。”稻香从此弥漫大江南北,如今,国庆节前成熟的“松早香一号”,每当新米饭端上餐桌,那新米的馨香中一定散发着历史的清香。
      
      美丽小昆山好,好在稻美。民以食为天,稻米是一日三餐中的主食,有米是吉,人们常常感叹江南鱼米之乡,饭稻羹鱼,看到了丰收在望的稻浪与安逸富足的乡村,品尝到了江南鱼鲜米香。早在唐代,松江的大米不仅美且产量高,作为贡米年年运往长安。翻开明、清《松江府志》,物产里记载着“中秋稻”“红莲稻”“白花珠”“羊脂糯”等五十多种水稻品种,其中一款“箭子稻,其粒细长而白,味香而甘,以九月熟,稻品质最高者,即晚白稻而更胜。今海内共推江南晚米,此种尤第一”。能写进史志的稻品一定是好品种,松江区稻品之多,品名之美,令人感叹。稻米是最古老最具秀气的主食,人人都喜欢。
      
      小昆山稻美,松江稻美,美在品种。从四五千年前的广富林到如今,松江水稻专家陈永康,他培育了“老来青”,香飘千里,闻名全国。人们常说“看戏要看梅兰芳,种稻要找陈永康。”乡土品种历代选育传承到今。小昆山人曾说,美在万亩稻田不老,精耕细作农家肥,几千年生态循环,如今种养结合,留得好土地,给予子孙耕。还有新小昆山人说,家庭农场制度好,培育出新一代有文化懂科学的新农民,热爱土地种好稻,成就了我们主食的美丽。
      
      “开镰自留芳,煮饭满屋香。”转眼又到国庆,全家欢聚,稻美鹤乡,又到了粥美尝新米的时节了……

    【审核人:滴墨成伤】

    《稻美鹤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PREV ARTICLE 栾树能占十月春
      NEXT ARTICLE 辞秋

      本文标题:稻美鹤乡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148-195120-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王尚桐1 王尚桐1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25篇
    • 获得积分:194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