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乾潭胥渡访刘华

  • 作者: 沈志荣
  • 来源: 原创
  • 2022-12-30 12:45:41
  • 被阅读
  •   日前,应建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华主席之邀,我作为中国民协会员(民俗学)和省民协会员、风景名胜学者吴仙松一行四人,前往乾潭镇“刘华铜文化艺术馆”参观访问。

      乾潭之所以出名,皆因早有“子胥渡口”的传奇故事。故事流传了整整2500多年,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其中的理由又何在呢?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历代文豪李白、孟浩然、杜牧、范仲淹、陆游、唐伯虎等都在“子胥渡口”留下了各自的传世名篇,乾潭想要不出名都难。

      乾潭一带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春秋晚期名人伍子胥传说故事。他因看不惯官场上的黑暗曾在此隐居躬耕,学吴语习吴俗,从而留下了一份神秘而又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传乾潭为当年吴越二国的分界线,有着伍子胥经此乘舟投奔吴国的渡口遗址。难怪在乾潭一带留有众多的伍子胥遗迹。如:他进入建德时路过的那条分水岭叫“胥岭”;他拔剑且歌且舞的地方叫“歌舞岭”;白发老翁指点他去看天书的石洞叫“胥岭洞”;老农请伍子胥吃午饭的那个山坡,因吃午饭时间还早,就叫“早午岭”;因走错了路,叫他转回头的那个小村就叫“转头村”;他躬耕过的大畈村又叫“胥村”;村旁那条发源于罗村的溪流叫“胥溪”,又名“胥江”;江边那条“太古石船”,由于修建富春江水库,已经沉入江底;他乘舟东下去吴的渡口,叫“子胥渡”……

      沐浴着难得的明丽冬阳,我们来到新建的子胥公园。

      乾潭镇面向巍峨的乌龙山,山麓流淌着一湾悠悠碧水,此处正是七里泷北岸胥溪汇入口,群山连绵,悬崖峭立,“三里一急湍,五里一急壑”,危岩石壁隔水相邻的却是林木葱郁、清幽雅致的子胥公园。真个是“奇山异水出美景”呀!

      公园入口处,横卧着一块巨石,上书“子胥公园”四字苍劲有力。在错落有致的花坛之间屹立着四根高约20多米的盘龙柱,像四个顶天立地的壮士。园内有一喷泉,面积约30平方米,呈月芽形。喷泉内的水柱两两相对,据称水池会喷出伞状的水柱,因没亲眼所见只能想象一番了。步入公园,行行摄摄,景色真不错,绿草茵茵、亭阁古韵,映衬着一排排挺拔的杉树。

      最惹人注目的便是巨大的伍子胥雕像:总高10米,上部人物肖像高7.5米,底座高2.5米,材质为铸铜,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我们眼前的伍子胥太“高大上”了,需屏息静气地仰视:他神情凝重、目光坚定,左手持简书,右手倚长剑,宽大的衣襟仿佛在随风飘动。这件铜雕作品栩栩如生,把一位个性鲜明突出,具有强韧的意志力,非常人可比的曾在此隐居的历史名人刻画得维妙维肖,可谓:入“铜”三分!

      站在子胥铜像前,古往今来的名人评述如黄钟大吕般声若雷鸣:屈原曰:“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范仲淹说:“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王安石言:“子胥出死亡捕窜之中,以客寄之一身,卒以说吴,折不测之楚,仇执耻血,名震天下,岂不壮哉!”苏东坡说:“父不受诛,子复仇,礼也。生则斩首,死则鞭尸,发其至痛,无所择也。”梁启超曰:“伍子胥智勇深沉,真一世之雄也。”……

      2019年10月,乾潭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子胥公园的建成无疑为小镇打造“伍子胥”这张金名片,增添和丰富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眼前的这座铜雕大作《伍子胥》正是民间工艺大师刘华先生的精心制作。

      刘华说:铜雕《伍子胥》成为乾潭镇和“匠铜公司”之间的纽带,公司作为镇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从而入驻进了乾潭经济开发区。

      我们驱车离公园10来分钟就到了“刘华铜文化艺术馆”。

      2019年5月18日正式开馆的刘华铜文化艺术馆,以“匠心有约,铜铸未来”为主题,是一家展示铜艺术品和铜文化的艺术馆,位于杭新景高速乾潭出口向西约500米处。

      午阳和煦,我们正好“偷得浮生半日闲",置身山清水秀、一望无际的乾潭茶园,恍如进入了“世外桃源”,而其间的艺术馆环境格外优美,随处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艺术馆大门掩映在一片竹林间,进门即是乾隆年间铸造的铜荷叶大缸和亭亭玉立的铜仙鹤,左侧荷池边是一座精致的铜亭,沿山坡地是一条铜长廊,右侧是一溜排开的铜展厅。在偌大的院落中随处可见以铜元素为造型的工艺品,尤其是展厅的正门特别引人注目,铜狮、铜门、铜框配以白墙灰瓦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

      好一处“铜和木”的艺术世界,我们边走边看,刘华一路娓娓道来:他一手创建的匠铜实业(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铜木制品私人定制的高新企业,其前身是杭州君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已20余载,形成了“君工”主攻铜建筑、铜装饰装修;“匠铜”主攻铜木艺术品、熔铜艺术品等文创产品的格局。

      刘华出生于铜艺世家,一直潜心研究铜与木雕刻的融合艺术。他运用祖传木雕技艺,因为木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铜木结合,做成产品,不仅是艺术,又贴近生活,作品更能传承一世。他创立了两个铜饰品牌:“匠铜文化”和“铜木天下”,自然而然成为铜木镶嵌领域的第一人。要让“铜”与“木”完美结合,工艺和工序流程固然复杂很多了。在研发新产品时,刘华结合木雕和铜雕工艺,把文化艺术运用在产品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只为坚持原创设计每一件铜木结合的文化艺术品。

      秉承“学习强国、文化强国”理念和习总书记倡导的“修身琢业,匠人匠心”精神,同时也为了宣传中国悠久的铜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在此大环境下,刘华产生了创建艺术馆的构想。

      新建的艺术馆以“保护、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手工艺”为使命,以激发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兴趣、深化其传承保护意识,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在体验中增长知识。艺术馆占地面积为6亩,主体建筑超1500平方米,外观古朴简洁,内有中心展览设:铜雕技艺非遗展示区、铜艺收藏区、铜木家居展示区、铜装饰品展示区、铜工艺展示区、铜文化展示区六部分。手工体验设:铜艺制作体验区和铜雕技艺教学培训区两部分。刘华铜文化艺术馆内设,有铜雕工艺品,以及铜木建筑、铜木家具、茶器、香炉等家用铜制产品,种类多达千余件,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铜文化的艺术。

      刘华构想:以艺术馆为平台,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展示好,赓续民族血脉、弘扬民族精神。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手工艺品的大美智慧。

      说起制铜工艺,最早可追溯至商周之前的青铜器时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之后历代几乎都有使用青铜器,尤其是明清时代,制铜工艺达到了鼎盛时期,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生产还是生活都有涉及。不仅要让祖辈的工艺传承下来,更要让这种技艺有利于民,这正是刘华的“不忘初心”。

      在雕铜技艺的基础上,他一直在潜心钻研“铜雕与木雕”的融合艺术,从而可以制作出更贴近生活的工艺品,让更多人的可以使用到古时只有皇家贵族才能用的铜工艺品,“铜与木”的结合无疑是一种创新,但如何做到牢固不易损坏,确实难度很大。

      我们以前也曾见识过不少铜雕工艺品,但大多造型古板缺少创新,而参观这里才发觉,原来铜也可以创造出造型如此别致的工艺品来,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这一切都在他的匠手之中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望着艺术馆中琳琅满目的铜木雕刻工艺品,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铜雕工艺不仅对于技艺要求很高,个人的创意则更至关重要。在别具一格的品茶区域,有件铜木结合极完美的作品——《两仪古茶台》,力夺了北京茶艺设计大奖;更有《行云流水茶桌套装》荣获2020年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神工杯”创意设计制作大赛金奖;它们皆具创意独特,造型别致,叫人过目不忘的艺术魅力。

      目前刘华铜文化艺术馆已成为一处铜文化教育传承中心,并且与一些高校有了一定的合作,让更多人的了解了这项“非遗”传统手工艺。耳闻为虚,眼见为实,我们在这里还可以亲自体验雕铜,那位随行的小伙伴亲手打造了一个铜质汤匙,并在作品上雕刻下了梅花纹及自己的名字。

      走出展厅,我们在馆区中央草坪上围桌聚晤,既可以摆开铜棋盘来一番搏弈,也可以海阔天空地作一番神聊。

      话题从“伍子胥精神”起步,伍子胥之所以能舍小义成大名,得益于他丰富而复杂的思想及其坚韧不屈的精神。他在治国用兵的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建树,尤其在战略设计、战术应用以及水战和城防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他代表了春秋晚期南方地区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带有深刻的时代和地域烙印。《盖庐》作为一部自成系统的兵法,主要反映了伍子胥的军事思想,其中的兵阴阳和兵权谋思想成为伍氏兵法的最核心部分。后人对伍子胥评价为何褒多于贬,离不开他自身的命运悲剧,也离不开历史时代,当然也留下了无尽悲叹。

      日渐西移,在夕阳余晖下,我们从铜展馆聊到子胥渡,聊到乾潭好风光,更深深地陶醉于传统“非遗”文化的无穷遐想之中……

    【审核人:鹤鸣九霄】

    《乾潭胥渡访刘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乾潭胥渡访刘华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90-193325-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