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生活美文
文章内容页

1995初上美利坚

  • 作者: 九满
  • 来源: [db:来源]
  • 2020-08-22 09:20:54
  • 被阅读
  •   说来不怕让读者见笑,参加工作都快八年了,还不知道坐飞机是什么滋味,前段时间终于觅得去美国培训的机会,说是培训,其实跟旅游差不多,是受美国LouisBerger国际公司的邀请,去美国接受FIDIC业务的培训,顺便去美国看看,机会难得。出发前,妻子竟然跟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跪下来对我说:“你还回来吗?”我惊讶地问妻:“我怎么不回来?”妻哭着说:“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偷踱去美国,你到了美国还会回来?”我无言以对,只好不停地向妻保证:我一定会回来的。
      
      我们一行人辗转24个小时,从广州到香港再到汉城,乘坐大韩航空跨洋过海,飞机掠过绿草如茵的郊野,终于在美国当地时间1995年6月20日下午3点钟,平安地降落在我们美国之行的第一站:旧金山。
      
      下了飞机,我们办完各种通关手续,出乎意料的顺利,走到机场出口,来接我们的旅游公司的人早早地侯在那里,让我们很是感动。出了机场上了高速公路,终于到了过去只能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美国,我第一次轻松地行驶在美国的土地上,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无论道路、车辆、房子、景物等。连绵不断的草场,在平原、在丘陵、在住宅旁、在低地竟将大地包裹得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雅淡的别墅、古朴的农舍、点缀在绿草中的牛羊将美利坚装扮得清新简洁。这里看不到那种大片栉比鳞次的村庄,没有体积庞大的大栋建筑,人们仅按照自己的需要,在古树下、在溪流边修建栖身之所。初来乍到的我流露出类似我刚从湖南乡下第一次到县城求学时看到教学大楼时的那种兴奋劲,我拿着照像机狂拍不止。
      
      我们一住下来导游就带着我们往对面马路的餐馆跑去,当我们看见远处疾飞而至的汽车时都本能地倒退到人行道上,但汽车看见我们准备横过马路立即停车,司机优雅地摆摆手,让我们先过马路,我内心那种感动之情油然而生。后来我们在美国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横过无数冷清或繁华的道路,但几乎所有开车的司机,在看见有行人准备过马路时,不管有没有交通灯,都会礼貌地让行人优先通过,我心里在想:这是我儿时小学课本里的美国吗?
      
      餐馆前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停车场里,这里停满了各种型号的小汽车,据说在美国停在室外的车还是免费停放,进了餐馆,服务员清一色的是老外,其中一个很热情的过来跟我们打招呼,安排我们坐下,然后每人发了一本菜单,一人倒了一大杯冰水,我用不了一分钟就把薄薄的两页菜单看了个遍,我英语不行,又不好意思问人家,就随便点了一个约两美元的饭,过了不到10分钟我点的“饭”就上来了,定眼一看,那是一大块肉,让我惊讶的就是它不仅份量很足,而且味道也特别好,我心里在想,以后在美国的日子餐餐吃这个就好了,我们在吃的时候服务员还不断的过来加水,问我们味道怎么样,还需要什么之类,我感觉到这里的每个服务员都象餐厅的老板一样那么在乎客人的感受。吃完买单,等他们把零钱找回来,还要额外的在找补的小皮夹里塞上10%的小费,方才离开。路上,我问接我们的导游,如果我们不给小费会怎么样?司机大声的回答,人家会追出来大叫:你还没给小费呢!!
      
      我们住的那家旅馆叫“HolidaySun”,回到旅馆大家发觉房间里没有放开水瓶,几个人到处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后来同来的何小姐推测这里应该是直接喝自来水。当第二天我们吃早餐时发觉大家没有不良感觉时,就都佩服起何小姐的精明而有见识来。旅馆离公路仅20来米远,但我们在旅馆里却听不到公路上汽车行驶的声音,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弄明白,是行驶的汽车声音小还是旅馆的隔音效果好?
      
      第二天,导游带我们从旧金山坐车一路向西,到了美国西海岸最西边的城市圣莫尼卡,我们的车到圣莫尼卡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了,这是美国西海岸非常有代表性的海滨城市,海边的街头公园不时有跑步者和爱犬跑过,海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酒吧和游乐场所,有卖水果的、有卖小吃的、有玩魔术的,还有很多卖唱的,街头有个弹吉它的,见到我们走过去竟弹起了中国的国歌,此时的码头熙熙攘攘,街头艺人,游人的声音混杂在夕阳之下的码头上。浪漫悠闲的海边小城在夕阳的照耀下也会有些忧郁与哀伤,公园里的很多角落里零零散散的着一些流浪汉,有的躺着,有的坐着……
      
      开学后第十天,在征得我们同意后,我们的美国老师Black---一位退休的美国公路监理工程师,邀请我们去他的家里做客,一来可以更随意的交流,二来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在去他家的路上,这位美国工程师介绍说,这里的规划基本是五十年以前的,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有时路面会做些修缮。确实,我们一路上几乎看不到正在施工的道路或建筑,也少见新的道路和建筑设施,不过它们都显得那么整洁而错落有致。这里每家的房子都有点像湖南乡下的茅棚,依地形而建,最显著的就是每家都有一至两个车库。尽管这里的建筑,大多数年代久远,当地政府也着力保持居民区风貌,尽管社会在向前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这些历时数十年的房子外观,大都保持着原来的面貌,而建筑内的设施却非常现代化。从我们入住的酒店大概一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到了Black的家,那是一座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的单层木结筑,据说己使用27年了,色调淡雅,看上去还象新建的一样,房子没有安装防盗网,门前点缀着几盆鲜花,家里的摆设很简单,但很干净而且很整齐,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充满现代化的气息,主人安排我们坐下后,他告诉我们,他只有一个儿子,在华盛顿州上大学,他太太去华盛顿看她儿子去了,这里的住家以18户为一组进行管理。他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他去台湾旅游时带回的一个酒坛,那是一个象我老家用来腌菜的坛子,但足以显示主人的高雅,充满了生活情趣。
      
      星期天我们没有安排培训课程,Black提议带我们去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看看。斯坦福大学环境优美,刚刚走进去就是成片的树林,也叫不上名字,但是感觉真是很好。接着就看到一片草坪,里面有很多学生在看书,有的女学生竟然穿着三点式四处走动,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白人女学生裸体的躺在那里晒太阳,同来的小王还走过去给她照相。穿过草坪就到了一堆建筑物,典型的美国式建筑,后来我们又到斯坦福的几个建筑物那里逛逛。之后Black带我们去购物中心购物,听同来的何小姐介绍这里的东西要比国内便宜很多,像精华素、口红,一支口红在这里才买99美分。在这里除口红外我还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都很便宜,一共就几十美金。回到广州后我到新大新、广百等商场去看,相同品牌的口红最便宜的都要人民币200多元。可惜这些东西带回国后一直都没有派上用场,只好陆陆续续的将它们送去了垃圾站。
      
      在美国饮食多是自助餐、汉堡包之类的食品,中餐馆还不多,要有也是多是以台湾口味为主,我这湖南人难免不习惯。刚来的时候吃美国食品好象是享受,几天下来吃汉堡包和薯条就象是受罪,难以下咽,我心里在想“吃了几天的牛肉、生菜、汉堡包,回到广州我要好好吃一顿湖南菜。以后出国方便面、榨菜之类的食物我一定要多带些。”可惜等我到了曼哈顿后,我就觉得我以前的这些想法未免太幼稚了。
      
      后来我们去了曼哈顿岛,听说曼哈顿岛内的中国城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城。走在街上,完全像是在中国的城镇,这里的华人占大多数,美国人倒成了少数民族,衣、食、住、行都可以讲国语或是广东话,不会英语也没有问题,中国文化流行,商店里绝大多数的商品是中国内地或台湾制造,众多的华人汇集在这里,各地风味餐厅都能在这里找到。
      
      到了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地方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好莱坞,在好莱坞,我看了中国大剧院,那里放映的是一部以七十年代的中国风景为题材的立体电影,以桂林山水的镜头据多。后来我们还去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自由女神象、时代广场。由于我们这次美国之行是FIDIC培训,当然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学习或参观加州公路局、沥青拌和厂、正在建设中的高速公路……
      
      虽然我的英语口语很差,在美国我还是有机会说了两句英语,第一次是我在购物时一个美国小姐把我手上的资料弄掉了,她拾起来交给我时我本能地对她说了声:“by-by!”同来的小王还问我:你认识这位美国靓女吗?我笑了笑,无言以对。另一回是我行走在大街上时有个美国人踩到了我的脚,我脱口说了句“Thankyou。”!那个美国人惊讶的看着我,好象是要说:是否需要再来一下?
      
      在美国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东东的确让我大开了眼界,但在美国我们这些天,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公元1995年7月6日中午,当我们一行人走进一家叫东北人的中餐馆时,一位看上去四十来岁的华人女性迎出门接待我们,顺便问我们在美国习惯吗?早餐吃些什么时,小章告诉她:我们没有吃早餐,我们睡觉刚起床,这位华人显得很不高兴地说:“那是浪费时间”。当她问及我们这次来美国是旅游还是公干时,何小姐“自豪”地回答说:“我们是公家出钱,来美国学习的”。这位貌似老板的华人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国家派你们来,你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回去好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
      
      是呀!我们的祖国目前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与美国相比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初稿于 1995年8月 终稿2009年6月)

    【审核人:站长】

    《1995初上美利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1995初上美利坚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217-169487-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