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生活美文
文章内容页

高原之旅(一、回望青海湖5-6)

  • 作者: 风舜
  • 来源: [db:来源]
  • 2020-08-22 09:19:52
  • 被阅读
  •   5、天路漫漫
      
      洁白如哈达飘然向山脉,晶亮似溪流从群山而泻,柔润若云絮接天而去,长长的天路,赫然伸展到车轮下。
      
      此时,手机响了,骑车的我,慌里慌张地从车前杠的袋里拿出手机,是“凌枫”的信息。“码表五十六公里处开始爬六十三到最高,海拔3426,后面是下坡了--11:40”哦,这就是我们昨天晚上开会研究行程时,说到的最长的坡。由于路上坡多,决定“凌枫”带几个“牛人”先骑,表码从刚察开始一律清零计程,每到一个坡就发信息提醒后面的队员。
      
      我看完信息,又接一个电话的功夫,牛人“默默”就已经骑上坡了,远远的只有红色抓绒衣的影子,连只隔我十几米的“顺丫”也甩掉我好几里路。
      
      赶紧喝了几口水,吃了二块巧克力,作好充分准备,向坡路进军。
      
      连绵的山脉,山脊的线条,不是尖削,突兀,而是柔滑、蜿蜒,山体也是那么的丰腴园润。近处山峦的地表犹如少妇柔嫩的玉脂,泛着透明的绿色。而远处的山脉隐约可见,象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雾,在幽蓝里浮动。
      
      悠远的碧空,是那样的湛蓝,蓝得如此纯净,蓝得如此明丽。悠扬的白云,如浓浓的奶汁,白得如此动心,白得如此圣洁。
      
      我一边欣赏着高原的美景,一边沿着不陡的斜坡向上骑着,那感觉象是伸手就可抓住那游动的白云,让它拽着我浮游。心绪也随着山路慢慢地飘升。
      
      坡越来越陡,车轮也愈来愈放慢了转速,我不断地调动着挡位,付四挡不行,接着调挡,调二挡。
      
      拐过一个八字形的坡,两边都是高山将路夹在半山腰的山谷里。坡面足有二十多度,抬头望去,那尽头正接着蓝天的一团形似驼峰的白云。
      
      阳光纯粹而热烈地发出自已的光热,两旁的山峰,仿佛不属于大地的一部份,而是天空的一部份。流线柔滑的高原草象是披在山坡上的绿绸泛着白晃晃的光芒。望着自己的倒影,一如薄薄的纸片,粘在地面,仿佛撕都撕不开。
      
      我已经脱了两件衣,但仍是直冒汗珠。车的挡位已经降到不能降的最低,是正一挡付二挡。一圈一圈地转着,速度比平常走路还要慢。然而,我不能下来,因为我知道只要下来就无法再骑上去了。
      
      身体左摇右摇,又直立身子,我用尽劲踩着那死活不肯动的轮盘,卡嚓卡嚓车盘牙好象是喘着粗气艰难的一个齿一个齿咬合。
      
      山下吃的两块巧克力,一时间全部消耗掉,喝的几口水也全部蒸发,连体内的水份也被抽干似的。我朦胧地感到,强劲的高原肺活,在一步一步吞噬着我。
      
      通往天空的S形坡路,“默默”象颗红豆慢慢地移动,“顺丫”象片绿叶在悠悠地飘动。距离越来越远。远得遥不可及。但还得骑,还得到一脚一脚地骑到山的顶峰,相同的目地,到达的时间不同。人生也是这样,平凡的人不可能超越伟大,但可以超越自已!执着的平凡,恒久地坚持,终会成就一分平凡的伟大。
      
      山峦曲折多变,变得似乎原始而粗犷,而极目路的尽头,天空还是那样苍蓝而辽远。
      
      我实在是不能再骑了,身体整个都处在虚脱之中。意志,似高山一样强劲挺立,心怀,如天空一样辽阔而俊朗。突然间,我发现自己很高大,因为我骑行在这三千多米的高原上。这高原上的天路,仿佛是它构成了我信仰的全部,是它赐于我的坚强的骑行和有力的双腿。
      
      力量有时不是来自肉体,而是来自心灵,来自灵魂深处的精神!高原那通往上天的路,虽然漫漫无尽,却意外地注入强力剂,注入了一种高原的神圣的力量。我加快了脚下踩踏的速率,身直了,头昂了,腰挺了,这是和高山一起昂头,同天路一起布满阳刚,立刻,让我变成了不屈的标杆,移动在高原的天路上……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骑行,近十公里的坡路,我终于骑上了山顶。同队员们会合,我们欢呼雀跃,跳呀,叫呀,闹呀,在三千四百多米的高原山峰上我们留下了胜利和自豪的合影。
      
      但这决不是止境,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当我骑到一个坡顶,视线里又有一个坡顶,刚骑上来,拐个弯,又是一个大坡,飘然高山上。当我再骑上一个陡坡时,忽然间,觉得自己又如此地渺小,因为在这茫茫高原里,我只不过是一个被意外吹来的尘埃。
      
      蜿蜒向上的天路,漫漫长长,充满着无数的失望和希望,充满着无数艰辛和欢乐。伟大与渺小,崇高与平庸,天国与世俗的命题,充塞在艰难的骑行中,不断地叩问着我的灵魂。只有义无反顾地向前,骑行那无际的绿色草原和那无涯的金色湖岸;只有奋不顾身地向上,飞骑光芒四射的太阳,升腾到太阳要到的地方。这是高原坚定的意向,人生唯一的决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人对天路发出了意志的呐喊。哲人对天路由衷的感慨。
      
      后继的骑者正践行在这漫漫的天路上……
      
      6、永远的回望
      
      一个多月来,我分不清是天气酷热而焦灼难受,还是从青海湖回后,得了“低原反应综合症”忧郁烦闷。总之,我什么事都没有干,也干不成什么事。
      
      脑海里全是青海湖的景与事,毛孔里还灌着高原的风,血液里还流着牦牛的的鲜奶。可这一切都在此时的燥热中,在空调的单调而沉闷的吱吱声中,展现、浮游。几种极为对抗的情绪,奇异的搅在一起。让我不知所措,象一只高山之鹰突然跌进平地,一时失去了中心和方向。
      
      情感驱使我,听青海湖的歌,看青海湖的书,回关于青海湖的贴。接受“菩萨蛮”的网上采访。
      
      在七月二十六日的网上采访中,我是这样回答骑十公里长坡的感受。“高原之绿,天穹之蓝,游云之白,渲染成幅幅令人窒息的美。而此时的我则在长长毫无尽头的坡路上爬骑,高原的阳光象无处不在的烈焰和火浪,让我的浑身既湿又痛,脚下软如棉团的蹬踏,让整个肉身虚脱,那是一种窒息般的累!我一时恍怫到,没有尽头的美,没有尽头的累,总是那么相伴。这不正是人生的累与美的启示么?!”
      
      七月三十日我看了“菩萨蛮”写的《西行漫记之环骑青海湖》一文后,兴奋的回贴:“天天都要抽空关注着‘菩萨蛮’写的青海湖贴子,这不仅是我们布置他负责写贴而关心,更重要的是在我潜意识中不愿从圣洁的青海湖,从天堂似的青藏高原回到平地,回到世俗的人间。想以‘菩萨蛮’的美文来延长那令人惊叹如诗如歌的日子。
      
      ‘菩萨蛮’的美文,让我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都还浸在青海湖的咸水之中。让我还在高原上继续骑行,仿佛还乘着那悠悠的藏绵羊似的白云,亲吻高山的绿茵,耳嘶蓝天的纯净,探头青波的翻涌。
      
      ‘菩萨蛮’的美文,让我的每个毛孔,每个血管都充塞着高原灼热的光,清冷的风。让我在如繁星闪烁的牦牛、绵羊中疾步穿行,又仿若与苍鹰同飞,飞过白塔与经幡,飞过毡房与马群,飞过天路与磕头并身的人们。
      
      ‘菩萨蛮’,你带着高原野性,那种原生态的神圣,将我的灵魂浸泡,感谢高原产生了你的美文,感谢你的美文,让我重温美,回味人生!”
      
      理智告诉我,我已回到了江南,回到了燥热的南方夏季。生活的必需,事务的缠身,一切的一切都不可避免,都要承担!
      
      就象在神圣的青海湖,同样要忍受阳光的灼热,承担冷热地夹击,穿越雷暴的摧残,抗拒缺氧的折磨。但它丝毫不影响我们赞赏那里的如画的风景,我们陶醉那里高洁的纯然,我们向往那里崇高与神圣。
      
      青海湖在我的心里已经不是地理学上一个地表意义名称,而是一种生命本原的符号,是一个对世俗外向往的物质载体,它既是令人神往的境界,更是自我反思的精神参照。它让我在江南丘陵里,具有更广的视野,更强的聚焦能量,在世俗的平庸中穿透伟大、圣洁、崇高的本意。
      
      让每一次的回望都成为真、善、美的温故,每一次回望都是灵魂新的洗礼。
      
      永远的回望,心中那一份思如高原绿染,情如青湖碧波的期待。
      
      呵,永远的青海湖,永远的回望!不断地回望中走出崭新的诗意人生!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十三日十二点半至下午二点初稿

    【审核人:站长】

    《高原之旅(一、回望青海湖5-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高原之旅(一、回望青海湖5-6)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217-168981-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