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人物散文
文章内容页

熊国荣:母亲

  • 作者: 紫霞
  • 来源: 原创
  • 2019-07-28 21:57:56
  • 被阅读
  •   9月7日凌晨广州火车东站

      母亲从乡下过广州来了,我早早在出站口等待接站,不时往出站口张望,希望在人潮中能第一时间搜索到母亲的身影。

      自清明节以来已有近半年未曾见到母亲,甚是牵挂!虽知有老弟同行,但仍不免担心母亲是不是携带太多行李,会不会累到她老人家,会不会撞到人或被人挤到?母亲每次来广州,都会带很多老家的农产品或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来看我们,老是说你们城里什么东西都贵呀都要花钱啊,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省下来巴不得把老家整个搬过来哩。

      想着想着,终于在人头攒动中发现了母亲和弟弟一行人,只见母亲用根木棍挑着两个大大的编织袋,步履蹒跚,弟弟也是两手提着重重的行李随着人流朝出站口走来。我赶紧冲了过去,并直朝她们挥手。

      坐了一夜的车,母亲略显疲惫,见到我,面带笑容,我正想接过母亲的木挑,母亲一个劲地摆手说,“不用不用,我能挑,我能挑”,母亲就是这样,劳作了一生,还是这样勤劳,年老了,宁愿自己累点,也不让子女累着。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她长不大的伢崽。

      在接过木挑的那一刹那,母亲那略带枯黄的发丝在秋季的晨风中拂过我脸颊,我眼睛开始湿润起来。牵着母亲瘦黑干瘪的手,领着她们朝着我的车走去。我放下木挑,帮母亲打开了车门,招呼母亲坐进车里,弟弟忙着把行李放进后备箱。我自己有车快三年了,母亲却从未坐过我的车,想起来就觉得对不起母亲。每次开车回老家,本想带母亲去县城玩或去集镇上赶集,母亲都以没什么可逛或没什么可买为由而宁愿呆在家里。其实我们都知道母亲是怕我们花钱。车子发动后,我郑重地告诉母亲,这次在广州多呆段日子,我让她坐个够,把广州兜上几圈。母亲咧着掉了牙的嘴笑了,母亲很容易满足!我却说着说着,鼻子酸了起来!

      9月8-10广州天河区

      母亲来广州的儿子家已3天了,每天早上起得很早,赶在儿子儿媳起床之前,在厨房蒸好了速冻馒头,煮好了鸡蛋以及稀饭等早餐,齐齐端放在桌子上等我们起来吃。自己却在阳台上手洗搓着衣服,等我们吃完后自己才吃。说你们赶时间上班去,不用管她。真的很难得她能学会用煤气灶和电饭煲,以及微波炉之类的,母亲在老家几乎不碰这些,她很怕电,以至于平时不用电器。

      早上送4岁多的孙女去马路对面的幼儿园。母亲虽年纪大了,但适应能力很快,也在幼儿园认识了和她一样接送孙子孙女的老人们,有来自各个省的,大家以小孩们为纽带,竟然能很快结成伴,好似广州的街坊一样。送完小孩后相约一起逛菜市场,在小摊上买降价、特价衣服、鞋之类,竟也能打发些时间,充实起来。之前老担心她不适应,却也多余了。闲下来的时候,母亲很少看电视节目,有时觉得很无聊,就独自一个人下楼在附近转悠散步。我们也知道母亲是不想拖我们一起和她外出走动,体谅我们上了一天班会很累的。

      9月10-12日广东阳江市闸坡海滨旅游区

      借着周末,邀上些邻居好友,整整6家人驱车去阳江闸坡游玩。特地带上母亲前去,母亲从未见过海,虽说早些年去过深圳弟弟那,但一直没去过海边,更没有近距离接触大海。虽说在我家住过所谓电梯洋房,母亲一生没有住过宾馆更别说住过别墅了,这一次我一并满足她。

      从广州到阳江,一路驱车300多公里,行程4个多小时,媳妇和孙女都在车上睡着了,母亲都不觉得疲倦,兴致盎然,一直看着沿途的风景,问这问那。您别说母亲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切都觉得新鲜好奇!母亲说年轻时也大串联过,也去过一些个地方,还是算见识不少。但母亲还说现今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太快,真的觉得很新鲜!

      9月22-23日广州从化市

      中秋节来临,小家庭一家3口和母亲一同前往从化,在那新装修了几个月的新房子里过中秋。驱车60多公里,母亲说这么远啊,一个家在广州天河,一个家在从化,这怎么过呀。你们这代人真是让人想不通哦。

      我们开玩笑说让母亲和父亲在那养老,母亲说还是老家好,虽住的是瓦房,但根在那里,还是想在老家终老一生。但却为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感到高兴,流露出些许幸福。并告诫我们----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安安才是福。她会一直祈祷祝福我们年轻一代。并笑言让孙女长大后出国留学。一代强过一代。

      10月12日广州天河电影城

      吃过晚饭,边看着电视里的家庭影院节目边和母亲聊天,很自然聊到了儿时在家看露天电影。乡下小孩那时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电影了。虽然大都是露天的电影,但还是其乐无穷。放电影的人在空地上竖立起两根大竹竿,扯上一块大幕布,架起手摇式放映机,我们就可以美美地看起电影来啦。后来家家有了电视机,VCD、DVD机,随着节目的丰富,露天电影也就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母亲说有上十年没看过电影了,也从来没进过电影院。想来也是,我从来没带母亲去电影院看过电影。我一时兴起,拉着母亲,带上4岁多点的女儿,祖孙三个赶往天河电影城,目的只有一个----我要陪母亲看一场电影。电影院正放着各种电影,影厅楼上楼下有好多个,母亲从没见过这情形。我说,妈,您尽管挑一场您喜欢的。老人家英文版的看不懂,恐怖的又担心吓着小孙女,粤语的又听不懂,挑来挑去后来选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无论电影好不好看,我感觉到母亲像小孩一样,整晚都很开心。

      10月15日广州荔湾区玉器街

      母亲要回老家去了,父亲一个人在家,还惦记着家里还有几亩薄田,马上秋收了。母亲说这几年农村政策好,种粮食也不错,于是乎两老还多种了几亩。怕我们担心牵挂,就安慰我们说,如果觉得累就会请收割机、耕田机等机械化来帮忙,现在农民种粮食也比以前轻松多了。但每年都是两老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全手工把好几亩地的庄稼给啃下来的!没办法,两老一直劳动惯了,闲不住,也只能由着他们了。

      爱人在母亲临走的前一天,拉上母亲去康王路玉器街帮母亲买手镯。母亲平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是个很朴素的农村妇女。母亲曾有一个玉手镯,还是外婆传下来的,但可惜断成两截,虽然用银圈接了起来,但戴在手上不顺手。一直以来,看着村里像她年龄相似的妇女们都有玉手镯,母亲也很想有一个。但一直都没有开过口。爱人很心细,想了却老人的心愿。

      来到玉器街,母亲从未见过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玉器,看着标价昂贵的,拉着我们就往外走,说不要了,就戴家里那个断了的手镯,不用买了。我们知道母亲不肯买贵的怕花子女的钱,即使买了也怕弄坏不舍得戴而束之高阁,存放起来,就失去意义了。于是乎就给她买了个稍便宜的,这样她愿意戴在手上。她却很是满足。

      后记

      母亲一年年的年纪大了,很想把母亲的生活点滴全都记录下来。母亲倾注了她一生的爱,给予了我们。

      马上又将相隔两地,平时只能通过电话问候母亲。母亲临行拉着我的手说,儿呀,要回家来过年呵!

      我泪流满面地送别母亲并告诫自己像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

    【审核人:站长】

    《熊国荣:母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熊国荣: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90-57418-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