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优美散文写景散文
文章内容页

春游浙江话西湖

  • 作者: yj tf
  • 来源: 原创
  • 2023-03-31 09:45:31
  • 被阅读
  •   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幸福地组织了一次浙江游。浙江山水的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真切地感受到浙江山水的妩媚,真切地感到了疫情在我国消失得无景无踪了……

      一,游莫干山

      游莫干山最好的时光当然是阳春三月了。驱车从南昌出发,我们来到了浙江省湖州德清县的莫干山。

      车子从山脚沿着盘山公路而上,路边的翠竹如海,山道盘旋曲折如蛇,车子就像是在碧绿的大海里缓延前行。到了莫干山的主峰,好似进入了“清凉世界”。导游介绍说,莫干山主峰高达758米,与河北的北戴河、江西的庐山、河南的鸡公山并称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

      莫干山虽然搨藏在德清县的大山深处,游人仍然是接连不断,他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世界各地,而且没有人戴口罩,一方面是大家要尽情吸收莫干山的清新空气,一方面是曾经肆意的疫情以已在我国消失得无景无踪了。

      从山上往山下看,我们好像游走在仙境,车子和房子都被我们踏在脚下。竹林里都是绽放的花朵,点缀于翠竹之间,有的姹紫嫣红,有的淡素清雅,有的红得像慈母手中的丝线,有的好似开怀而笑的美女。

      我们的行程是先上,而后从山顶沿着台阶而下的。沿途的流泉如琴弦般弹奏,瀑布像野马般奔腾咆哮,从天空穿雾破云而来。伫立其旁,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将水珠儿溅射到脸上,透心舒肺,不禁用手机收下这激越的瞬间。瀑布边,还有连在一起的人物雕塑,导游说,这就是莫邪和干将。原来,莫干山的得名和我们江西的庐一样,也有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吴王阖闾命令干将、莫邪夫妇俩在三个月内铸成两支宝剑。然而,铁水在炉中沸腾,就是不见凝聚,莫邪心急,舍身跳入炉中,殉祭炉神,铁水已然凝固,铸成雌雄宝剑,雄名干将,雌名莫邪。铸剑的地方就在山中,所以此山才叫莫干。

      漫步其间,我被景区里秀丽的山水,缭绕的云雾,温柔的春风,升腾的饮烟深深吸引着,这景致真的令人如梦似幻,令人如醉如痴,宛若置身人间仙境……

      沿着枕头山缓步而行,只见其南接炮台山,西达怪石角,北连花坑水库。景区内,好像一个植物博物馆,种类丰富,美不胜收,竹、云、泉在这里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莫干山、芦花荡公园、武陵村、剑池飞瀑、白云山馆、塔山公园是一件极其赏心悦目的事,移步其间,一步一景,一景一画,一画一境,美不胜收。最让我沉浸其中的,则是天池寺踪迹、莫干湖、旭光台、名家碑林、滴翠潭,这里碑林文化触目皆是,湖光山色、石台崖阁怡神养眼,步移景新,文化底蕴其极深厚,让人眼界洞开,游历至此,不虚此行了。

      令我惊喜的是,游莫干山,还有幸感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1955年游莫干山后的那种诗意画意。当年毛泽东乘车在下山的路中穿行,回头看见抛在身后的峰峦已然莽苍,便沉浸在对莫干山盘旋陡峭的山势回味之中,回程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完了,于是,便诗兴大发,写下了:“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

      著名诗人郭沫若在游罢莫干山后,也是满怀诗情:“盛暑来兹颇若秋,紫薇花静翠篁幽。晨登塔岭亲吴越,夜看银河贯斗牛。射击稚儿欣获鸟,校雠旧集听鸣蜩。山居最好劳盘骨,蹬道千寻赴上游。”

      除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和著名诗人郭沫若,刘大白在游罢莫干山后届感受颇深的:“朝朝暮暮,尽是风风雨雨,挟着些云云雾雾,向高山喷喷吐吐。花翻草覆,藤飞树舞;不管淋漓零乱,颠狂得不由自主。亏它近处几星灯火,云雾也难遮住……”

      正在我无法描绘莫干山美丽的景致时,“登高远眺满修篁,云绕峰峦春犹凉。万竿缭雾山叠翠,剑池映天游客忙。”的诗句油然出现在的脑际。是啊,三月花开春正浓,莫干山丘峦绵绵,山水如画,轻波淡染。拾级踏雾,修竹相扶,山溪有声,花朵有情,绕阶还顾,此乐何极!临顶极目,天宇澄静,莫干山的美,先人都道尽了,说完了:“风摇摇兮绿竹扬波。意渺渺兮孑然无措。”一竹之荫,不蔽卧牛,万千相随,终为涛碧。一夫之力,时或有极,众志成城,国泰可期 。向之剑池,叠瀑依然。楼阁星散,风云渐远。思懒岂复笔下勤,一默中有诗无垠,林下振动山应闻。苏步青说:“不去匡庐上莫干,修篁似海绿阴闲”“瀑声千级迂回路,篁影万竿高下丛。”

      下山的路上,我对莫干山和郁达夫一样钟情: “田庄来做客,本意为逃名。山静溪声急,风斜鸟步轻。 路从岩背转,人在树梢行。坐卧幽篁里,怡然动远情。” 这虽是名士风流,兜兜转转,却是终难放下那剑池飞瀑和竹浪声声、松涛阵阵; 就是戏剧大家洪升也将这里看作为了第二故乡,寓居前溪之畔,题咏颇众。

      莫干山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山水的美好,留给我的印象是此生难忘的。

      二、游乌镇

      乌镇的景致真是美极了,美到我心醉,美到我忘了自己来自哪里,去向何方。一进入这个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就被那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木楼房舍、亭台楼阁商家深深吸引了。

      这个地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的小镇,有的是粉墙黛瓦,有的是河网密布,有的是水上人家。登上白莲寺极目而望,只见京杭大运河依镇款款而过。

      “这里好美啊!”一位黄发白肤蓝眼睛的外国友人用中文惊叹着。沿着麻石铺就的街巷而行,各色各样的商铺林立在窄窄的街巷,游人挤满了街巷,要想抢先而行,只能侧肩而过。乌镇不愧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有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饮誉全球。对外国友人的惊叹,我竖起了大姆指。

      乌镇历史悠久,有着1300多年的建镇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经济发达、文人辈出。历史上曾称乌墩、青墩,虽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却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水乡风貌和灵动格局,那流逝的岁月还为这里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袅袅书香。对我们言,除了感受其文化底蕴外,乌镇的风景更是江南一绝,来此游历,随手一拍就是一幅水墨江南的美丽画卷。

      沿着清澈见底的河水乘船而游,感觉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两岸的古屋木楼、临水人家、江南女子依然入目。

      乌镇分为东栅和西栅两大景区,东栅由矛盾故居、夏同善旧宅、汇源当铺、江南百床馆、宏源泰染坊、逢源双桥等景点相连组成,西栅由照明书院、王会悟纪念馆、茅盾纪念馆、草本染色作坊、厅上厅、水上集市、木心美术馆相依组成一幅绝美的临水画卷。

      在矛盾纪念馆,我站在其“遗体”前,品读着沈雁冰请求追认为共产党员的赤诚胸怀,心中充满着对一代文豪的敬意。于是,右出纪念馆,前往其墓地,我深深鞠了三躬,以示对矛盾先生的崇敬之情。

      游走其间,我惊奇地发现,西栅景区的水上码头尤其热闹,街市上人头攒动,商家小贩在这里汇聚成茶馆、肉铺、小吃铺、豆腐摊等各色小店,各色皮肤的人在这里尽情享受古镇的美丽,繁荣无比。伴随着拥挤的人流,整个市场热闹得烟火气息十足,吃的、拍的、笑的、走的,姿态自异,让人流连忘返。

      巷弄是江南水乡乌镇所特有的景致,分布在这里的街、巷、弄、坊数量繁多,并有“四门八坊数十巷”之称。漫步小巷小街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单就干净整洁的程度,就让我整个的心都静了下来,时光也仿佛在这里停下了脚步,耐人寻味。

      在裕德堂,我认真观研着沈氏从“鸡叫到鬼叫”造锅的艰辛,了解了护炉神的传说,让我懂了幸福都是奋出来的深刻含意。

      走进昭明书院,一种书香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六朝遗胜”之一,当年,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在此课读研学,书院内的那座牌坊,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石牌坊后是宽阔的庭院,周边为古木繁花所掩映,花香四溢,清风抚面,环境十分清幽,是晨读夜吟的绝佳场所。

      草本染色作坊是乌镇一个偌大的网红景点,尤其是这里的晒布场,树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极其庞大。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蓝色印花布的制作工艺,还可以拍出唯美且极具复古的人像大片,更是江南女孩子穿着旗袍打卡的最好场所。

      相比白天的乌镇,我当然更喜欢夜色下的乌镇。春夜的天空蒙着一层淡淡的蓝色情调,与那暖色柔和的古建筑、灯光遥相辉映,尽显古色古香与古镇的繁华。我们坐上一艘乌篷船,晃悠悠地游荡在乌镇的脉络之上,深深感到水是乌镇的灵魂所在,它像一首流动的诗,又如古镇跳动的脉搏,在春夜里吟唱,在灯光下起伏。船家介绍,古时候,生活在这里的人家靠乌篷船出行,如今,虽然再也用不到船了,却让游客感受到了当年乌镇人的生活经历。

      这次游乌镇,木心美术馆是我逗留时间最长的一站。木心美术馆旨在致力纪念和展示著名画家、作家木心先生的毕生心血和美学遗产,在这里静心观研,恍若穿行于历史的画卷,又恍若走进了另一个艺术世界,不失为一场心灵的净化之旅。

      乌镇的美,美在水的灵动,美在乌篷船的徐徐而行,美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在花香四溢,美在人的文化素养,美在许多江南女子依景摆拍、抚首弄姿,美在各国游人在这里尽情享受着古镇的娇媚……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性地址前留过影后,结束行程,我只想成为乌镇的常客。

      三、游西湖

      离开乌镇,我们来了杭州的西湖。一登上西湖的游船,我就被眼前波光春色柳拂堤,画舫戏水白浪起;桃李绽放香风徐,游人如织蝴蝶飞”的美丽景致深深吸引着。

      在我的目光中,西湖之美,美在烟波浩渺的碧水,美在杨柳依依的“四堤”,美在湖心岛上的三潭印月,美在姹紫嫣红的花蕾,美在游客如潮如织,美在游船来来回回,美在软风和着阳光的情意,美在三面林木合围一面吻着城市的吴侬软语……

      游船在碧玉般的湖面上前行,船下的碧波是细细,是软软的,是带着清香的,是映着云彩的;游船在阳光下前行,每位游客都是心花怒放的,他们的脸上露着笑意,身上透香气,眼里满是醉意,手上举着不停拍摄的手机;游船在春风里前行,身旁是春风撩扯着美女的长衫短裙,梳理着游人的发丝,更有若隐若现的苏堤、断桥桃花摇曳的倒影、鸯鸳戏水的灵动……

      游船到达湖中的三潭印月,我们随处取景都是一幅幅绝美的湖光波影,都是一首首桃李绽放的诗,都是一帘帘柳丝依依的长卷……

      西湖之美,是不是来自环绕白苏、掩藏苏堤的层层叠翠?是不是来自在西湖摆拍的少男靓女?阳光下,湖底的水草也躁动起来了,呈现出翠绿的颜色,好像一群舞者穿着闪亮的裙子在水中起舞,舞姿是那样婀娜,是那么妩媚。

      游罢三潭印月,穿行于桃红柳柳的白堤之上,人是香的,心是醉的,情是放纵的。在断桥残雪上留过影,然后极目湖面,无数接送游客的船只和戏水的鸯鸳,将原本平静的湖水搅得灵动起来了,柔柔的微风吹过,泛起一层层微波。几条小鱼游到岸边,轻轻地、柔柔地展着尾,戏着水,让人感觉不到它在游动,这种意境清静而悠闲,让我忘掉了所有的疲惫。

      西湖之水是醉人的,是翠绿的,它静如处子,动如涟漪,清洗着游人的心灵,让人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与欲望,悠然回归到纯净的世界。它有初恋般的魅力,更有情人般的多情。如果你来自喧嚣中的城市,你会感受到它的宁静与广阔;如果你来自阡陌乡村,你会感受到它的清丽与纯粹。置身在它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它有一种圣洁的美、高雅的美、纯粹的美,美得让人敞开心扉,拥抱生活,热爱世界,容纳天下。

      西湖是诗的化身,是文人墨客灵感的精华。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为它写下了流芳百世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面对世界第一湖,我怎能不诗意萌发:桃红柳绿满苏堤,画舫来往戏水徐;敢将西湖比西子,更有烟雨似裙裾。

      游西湖当然是要去灵隐寺的,因为它是西湖十景之最。尽管人满为患,我还是挤进了寺门。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是杭州最早的古寺名刹,掩藏于西湖西侧的崇山峻岭之中,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两峰挟峙,山地平缓,四周林青木秀,鸟鸣山幽,云飘雾浮。其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东晋咸和初年,慧理由中原云游入浙,行至武林(今杭州)山中,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在峰后建寺,名叫灵隐。尽管不是节假日,来这里的游人与香客竟然是摩肩接踵,若大的寺院之地,竟让我无法自由行走,大有挤破寺门的忧虑。

      游罢灵隐寺,我们来到隐藏于西湖之南的六和塔。六和塔在钱塘江畔月轮峰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的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此塔,如今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也叫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清朝乾隆皇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岳墓栖霞背靠栖霞岭,在苏堤北面。夕阳西下,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绚美无比,“岳墓栖霞”因此得名,并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栖霞”宣示的是民族英雄岳飞在《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晚霞,清风伴月写丹心,当然也给美丽的西子湖增添了无尽的历史沧桑。

      伫立于湖滨晴雨间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杭州阴晴雨雾的绝好处所。西湖之美不仅宜看,而且耐品,在春雨绵绵的早晨,漫步湖滨,但见烟雨濛濛,似纱如雾,水天一色,西子湖更是风鬟雾鬓,若隐若现,使其增添了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朦胧美”。

      漫步在涌金池南的钱王祠,细细观研,祠内苏东坡的《表忠观碑记》叙述着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游西湖是不能不去杨公堤的啊,它自北而南的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为附近有三贤祠,这里德贤汇集,因此桥名题为“景行”。导游介绍说,“景行”原意指大路,这里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杨公堤名为“景行”,既表达了后人对于杨孟瑛浚湖筑堤、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三贤祠景致的遗韵。漫步其间,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熏熏德风拂人面的舒适。

      三台云水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这里有先贤堂、黄公望故居、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中午在这里饮茗小息,劳累全消。

      三月的西子湖畔啊,柳丝无处不在,桃花处处盛开,景景有柳,处处花开。世闻西子湖堤美,斯处桥楼最动情,抬头雷锋塔,低头西子湖。漫步西子湖,断桥边的桃红柳绿构成了“柳浪闻莺”的绝美意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水墨画卷跃然眼前。

      西湖之美,更是美在其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鸟中有景,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四个层次。

      西湖更是一座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通过河渠和闸门,为杭州市区及周边的农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还协助调节着钱塘江的水位,防止城市内涝。

      白堤原名“白沙堤”,在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是联接杭州市区与风景区的纽带,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唐时称白沙堤、沙堤,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横亘于湖上,犹如彩色的飘带,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三月的白堤桃红柳绿,游人如潮。

      游西湖如果探究其成因,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与知识的涵养。1921年,我国科学家竺可桢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研究,认为西湖是一个泻湖。竺先生以科学原理来解释西湖的成因,这个观点认为,西湖本为海湾,后来由于江湖挟带泥沙在海湾南北两个岬角处(即今吴山和宝石山)逐渐沉淀堆积发育,最后相互连接,使海湾隔绝了大海而形成为泻湖。

      而另一种说法是西湖本来是与海通,宋文帝时钱唐县令刘道真在《钱塘记》记载,东汉时钱唐郡议曹华信为防止海水侵入,即招募城中士民兴筑了“防海大塘”,及成,“县境蒙利”,因这个原因连钱唐县治也迁来了,这就是今杭州市的前身,西湖从此与海隔绝而成为湖泊。此说为历代学者所承袭,流传下来。

      不过,还有学者认为倘确有筑“防海大塘”,其功能应是防御海潮冲击吞没陆地的捍海塘,但这并不能理解为华信在吴山与宝石山之间建起一条拦洪蓄水大坝后从而促使西湖的形成。

      还有人认为西湖是因火山爆发﹑岩浆阻塞海湾而成为湖泊的。西湖南、西、北三面群山怀抱,东面是平原,西北面的葛岭、宝石山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岩和凝灰岩构成。

      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经多年科学检测,整个火山通道向南延向西湖,出露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地质专家说,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西湖一带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由于岩浆外流而使地壳内部空虚,最后火山口陷落成了洼地,这洼地就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西湖在历史还是一座功德无量、设备齐全、管理完善的灌溉济运水库,其灌溉效益的发挥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时查访民情,得知下塘一带一千多顷耕地都仰仗西湖水灌溉,但当年湖堤倒塌,湖水难以存蓄,农田连年干旱。于是,他在唐长庆三年(823年)带人重修湖堤,建水闸,修渠道、管道和溢洪道,增加了蓄水量,完善了供水和防洪工程,形成人工水库,并以江南运河为灌溉干渠,与下游一些湖泊联合使用,灌溉钱塘(今杭州市)、盐官(今海宁县)一带土地千余顷,为更好地发挥西湖水利的效益,白居易亲自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制度:规定大雨季节要严密防范溃堤;水位过高时由预留的“水缺”泄水,再高时同时启放水闸和水涵。

      五代和北宋,对西湖进行了多次整治。苏轼出任杭州知府时,湖中葑草繁茂,淤积严重。他调军队进行疏浚,并利用疏浚的葑草和泥土修建西湖风景堤。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将该堤称为“苏堤”。如今的苏堤春晓仍然是西湖胜景。南宋时,杭州是都城,城区人口已超过50万,居民用水仍取于西湖,有专门沉沙与净化水的设施。当时城内河渠,既作为运河的输水线路,又是京杭运河向城内的延伸,也取水于西湖。

      元代以后,多次进行修治,其中以明代杨孟瑛主持的一次成效最为显著。由于泥沙淤积,陆地继续向大海推进,杭州城的地下水质逐渐淡化,西湖向城内供水作用减小。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西湖的整修和开发作了大量工作。20世纪80年代引钱塘江水作为西湖和城内河道水源,为西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

      西湖有看不完的景点,写不尽的诗意,整个景区有100多处公园景点,包括三秋桂子、六桥烟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景观,并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

      西湖还流传着《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美丽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断桥相会”“白娘子被压雷峰塔”等情节与西湖十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传,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但是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

      西湖还有白居易、苏轼、杨万里、欧阳修、厉声教、辛弃疾、林逋、柳永等诗人留下的诗词。西湖还以其湖光山色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在文学方面留下了《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The West Lake is really beautiful !”和我们同游的一位外国友人对西湖发出了深深的赞叹。的确,游西湖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人格素养的升华,是人生胸怀的拓展,是诗意灵感的勃发。总之,西湖的四季和白天黑夜都是诗意的,尤其三月春雨下的西湖,让我更有了一种无法离开它的情意缠绵……

    【审核人:鹤鸣九霄】

    《春游浙江话西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NEXT ARTICLE 站在古松前

      本文标题:春游浙江话西湖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148-194078-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