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生活趣事
文章内容页

博物馆里的流金岁月

  • 作者: 清平之乐
  • 来源: 原创
  • 2023-07-08 07:42:40
  • 被阅读
  •   博物馆是对一座城市人文历史发展过程的回顾。近日听说蚌埠市新建的博物馆内有一个展厅,以生动逼真的立体模型形式向观众再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二马路一些著名的商铺店面,见证了我市昔日作为皖北商贸重镇的辉煌历史。当我走进这间展厅时,却被其中一间名为“义丰厚”的两层楼店铺所吸引。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童年时代老辈人讲述过的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
      上世纪初,津浦铁路开通后,蚌埠开埠,河南温县贺村人杨锦屏之子杨绍勋、杨绍业以及其堂兄弟杨繁屏之子杨绍绩三人看到了蕴藏在其中的巨大商机,于是自湖北老河口将其经营多年的铁货生意关张,迁到蚌埠二马路,租当地望族高家的房子开店,经营布匹等物。当时店面押金300元,月租金原先45元(均为现大洋),后日军入侵后降至29.5元,店名“永厚隆” 。永厚隆之名取自其六个股东的堂号:永福堂、厚德堂、隆德堂、忠厚堂、敦厚堂、务本堂(前三位股本较大,故分别取其堂口名一字),六个股东均为河南杨氏同宗或本家,我的祖父杨绍绩为忠厚堂。杨氏兄弟挣钱后,即独资购地建房,在二马路西头另开张一店,名“义丰厚”。由此两处点面分别被称作“东店”和“西店”。其后又在淮河上游正阳关另开张一店,取名“义隆”。
      按照三位堂兄弟的排行,杨绍勋被称为大掌柜,杨绍绩被称为二掌柜,杨绍业被称为三掌柜。根据分工,杨绍勋主持东店事务,杨绍业之长子杨希良〔在六个堂兄弟中排行第二〕主持西店事务,杨绍业坐镇上海负责采购〔俗称作坐庄〕,杨绍绩之次子杨希恭〔在六个堂兄弟中排行第三〕负责从上海将采购的货物押送到蚌埠。三位老兄弟一共有六个孩子,分别为:杨希温、杨希良、杨希恭、杨希俭、杨希让、杨希忠〔取圣人之言:“温良恭俭让”之意〕。杨希温原先也在店里做事,后因患肝病返回河南老家并早逝,其余三个子第杨希俭,杨希让,杨希忠皆因年幼被送往杨绍业处,一直在上海读书。
      解放初期,国家即将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直在上海“坐庄”的杨绍业在上海去世,杨绍勋将东店“永厚隆”以600元现大洋和400匹布转让给两位股东杨春业和杨世荣,两人分别各出资二分之一。杨世荣后又将其个人股份转让给了杨成屏;杨春业因借杨成屏现大洋300元返回河南老家去了,至此该店实际业主己是属于杨成屏,但该店的生意已经多年关闭,而且尚得按月缴纳店面租金,得不偿失。店后有一个两层住宅房屋的住宅院,房屋也是租于高家,但由于解放初期杨绍勋曾出资对该房屋做过修缮,并加以重新布局,双方约定抵房子租金16年,但约定未到期已因国家私房改造而终止,房子被收归公有,继由杨绍勋之子杨希忠租住。
      “义丰厚”在解放初期因主事人杨绍业之子杨希良病逝而关张。该房产在国家私房改造时交归公有,六十年代后期曾经作为蚌埠市服装鞋帽公司所在地。2000年后因二马路改造工程与蚌埠市最负盛名的人民电影院〔解放前名为“维多利电影院”〕同时拆除。计算起来,该房从建成到拆除总共不到百年,所谓“百年基业”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人们心目中的期望罢了。
      该房被拆除时,笔者专程前往拍下照片以资纪念。
      

    【审核人:滴墨成伤】

    《博物馆里的流金岁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博物馆里的流金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77-194705-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清平之乐 清平之乐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51篇
    • 获得积分:586分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 加为好友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