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徐恩芳:暖邻

  • 作者: 吴思思
  • 来源: 原创
  • 2020-10-06 16:05:14
  • 被阅读
  •   我在安徽财经大学的院子里住了三十多年。

      当年的老邻居如今成了“8零后”夕阳红。近年建了个“好邻居(蚌埠)”微信群。群友中年龄最长的今年88岁。群员分布于上海、杭州、海口、北京、南京、苏州、合肥、深圳等,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中;享受着现代科技的方便,回放着陈年趣味镜头!

      镜头1

      3分钱

      我家与刘展老师住在一套两室一厨无厅的房子里。

      我家4口人住在向北的一个约16平米房间里。

      刘老师带着5岁的儿子刘孟格,住在向南的约14平米房间里。

      小厨房两家共用。由于自来水压低,二楼经常无水。得到楼下取水。

      两家的房门相距一米多。我的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刚学挪步。有时就爬到刘老师家的房子里去了。有一次她爬到刘老师家,扶着床站起来,把老师床上铺垫的麦秸草拉着玩,撒了一地;还把他放在枕头下的手表拿着玩。孟格大声叫:“小妹妹搞床了!小妹妹拿手表了!”。那时手表是三大件之一,很金贵。

      有一个月末,刘老师说自己只有8分钱了,他去菜市场花5分钱买了一把小青菜。青菜论把卖,不用秤称。中午青菜下面条,一顿就解决了。还余3分钱。刚好下午就发工资了。

      那时候我家每月领工资时,工资袋里有几十元钱和工资条外,还有一个借条。因为没到月底就没有钱买煤米油盐了。只好去互助会借3块、5块的。发工资时,互助会就在会计科扣款退借条。

      刘老师家比我家强,月底还余3分钱。打心底羡慕!

      镜头2

      抱错儿子

      我的儿子两岁多时,经常自己吃饭,不要大人喂,很乖。有一天晚饭后,我儿子站在家门口玩。对门洪维政老师的儿子,从自己家出来,一直跑到我家里了。洪老师随后走出门,就弯腰抱起我的儿子径直下楼去了。洪老师到楼下站了好久,才发现自己抱的不是自己的儿子。上楼来一看,他的儿子正在我家玩哩。他笑坏了,哈哈大笑自己抱错了。他若不笑,我并知晓他是无意抱错的。

      镜头3

      电视机、沙发

      钱维琳老师是上海人,其夫君是苏州人,俩人的消费观念是邻居的带头羊。在这栋楼中,总是领导时代新潮流。

      改革开放初期,她家在第一时间买了台9寸孔雀电视机。频幕比小人书大些。每日晚饭后,整个楼上的孩子们都自带小板凳去坐等。遇有好看的电视剧,如《三笑》,左邻右舍的大人们也去看。他家还未吃完晚饭,一间房里挤得没有下脚空。

      巴掌大的屏幕上,小人走来走去,看不清眉眼,灰不溜秋的也没有颜色,有跑跳的人就如同白蛾子在扑腾。

      接着又是她家第一个花120元买了一对简易沙发。腿是方铁管、面是人造革。

      后来,学校按成本价,统一为各家订做一对单人沙发,面料是紫红色灯芯绒。又订制一个可折叠三人沙发,面料是军绿色帆布;可以展开当床用。

      镜头4

      洗衣机

      唐斯如老师,老家是广东省,接受新事物较快,消费观念较新潮、前瞻。在邻居中,第一个买台单洗单缸洗衣机。邻居都很羡慕。我去他家看时,唐老师非常热情,虽然衣服已经洗好晒上了,为了让我看洗衣机咋洗,就把一块抹布放在洗衣机里洗涤。

      镜头5

      养鸡生蛋

      那时鸡蛋票都是不够用的。楼下王运长老师养鸡生蛋补充。

      我家先生就效仿,也买一只母鸡。我家住楼上,买回的鸡,得让它认得家。俗话“猫记千、狗记万、老母鸡能记二里半。”先生以古老的办法:他先将鸡的爪蘸蘸冷水,然后两手抓着鸡的翅膀,提着鸡让鸡的脚爪踏着楼梯,从一楼门口开始,一步一步上楼。走到楼梯拐角处,事前准备好的鸡窝,把鸡按放在草窝里。窝边放一撮米。鸡见米就啄。如此这般,聪明的鸡就学会了回来生蛋和“加餐”。

      有一天,王老师的爱人顾芳燕,拿个鸡蛋上楼给我,我懵。她说:“你家的鸡在我家鸡窝里生的蛋,给你!这鸡可能是玩糊涂了或憋不住了。”我说:“它常吃你家的鸡食,想补偿吧。”

      镜头6

      吃醉蟹

      上世纪七十年代,教学改革,狠批教学三个(课堂、教材、教师)中心。老师们靠边站,不可上讲台,跟学生一道下工厂农村,向工农学习。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先生常年带学生去外地工厂、农村劳动、开门办学。

      我当时在工厂上班,冬天,下班回到家,天都黑透了。幼儿园老师下班了,就把俩孩子放在学校大门口传达室里。孩子怕我看不到他们,就在传达室门口外等我。天气寒冷,滴水成冰,令人心痛!

      邻居张凤兰也在工厂上班,她有时候下班早于我时,就把孩子带回她家去。有次还在她家吃醉蟹;那可是难得的金贵食品。

      邻居陈芬琴,经常帮助我接送孩子。俩孩子上幼儿园,我的上下班时间不凑巧。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镜头7

      红凉鞋

      1974年夏,天气炎热。女儿的旧塑料凉鞋穿不上了,儿子穿上正合脚。儿子穿上,高高兴兴的下楼去玩。

      钱维琳老师为首故意、认真地逗他、臭他,对他说:“你是男孩,红鞋是女孩穿得,男孩子穿红鞋丑死了,赶快脱掉。叫你爸妈给你买新的,不要买红的。”三岁的儿子就脱下鞋,拎在手里来家。憨憨地对我说:“妈妈,阿姨说了,这鞋是女孩子穿的,男孩子穿丑。”闹着要买新鞋。我就耐心对他说,这鞋男孩女孩都能穿的,不分男女的。你穿上这鞋多好看。他们不懂、胡扯。好不容易说服儿子穿鞋下楼去玩。

      那些邻居再“挑唆”逗趣,“你妈妈骗你的。”还动手把儿子鞋脱掉,让他拎着鞋来家,要买新鞋。如此三番,几乎全楼邻居都参与这“闹剧”表演!

      那时精神生活缺乏,看逗乐等于看戏。而且比那时的样板戏更精彩。邻居都喜欢逗我家的小胖子。平时不叫他的名字。就连幼儿园老师也叫他小胖子。

      镜头8

      庆祝生日

      每逢谁家的孩子过生日,那时候没有蛋糕。但是孩子们会端着自家的饭碗,或捧一碗爆米花,一把花生、几块饼干等,相互聚集一起热闹热闹,表示庆贺;或玩过家家,大人也参与逗乐,小孩子们的稚言,常常引得哄堂大笑。

      那时的邻居,只要人在家,都不关门,可端着饭碗串门。

      与邻为伴,与邻为善,中华传统美德。邻里相处和谐、融洽是美好的;有时也疯狂,似親人。

      多年邻居如老酒,天南海北微信相联,虽距天涯常常见面;共同享受着现代科技的乐趣!

    【审核人:站长】

    《徐恩芳:暖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徐恩芳:暖邻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76-181690-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