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原创空间影视书评
文章内容页

向芳瑾:傩戏与纸扎

  • 作者: 言书凌
  • 来源: 原创
  • 2020-05-17 18:09:32
  • 被阅读
  •   在湘西雪峰山一带最为神秘的戏为傩戏。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大约在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

      傩戏以面具为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傩戏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其表演俗称“跳傩”,场面多伴以锣鼓。代表剧目有《捉黄鬼》《刘文龙赶考》《孟姜女》《张文显》《陈州放粮》《薛仁贵征东》《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2006年至2014年,傩戏(武安傩戏、池州傩戏、侗族傩戏、沅陵辰州傩戏、德江傩堂戏,万载开口傩、仡佬族傩戏、鹤峰傩戏、恩施傩戏、任庄扇鼓傩戏、德安潘公戏、梅山傩戏、荔波布依族傩戏、临武傩戏、庆坛)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傩戏盛行于民间祭祀活动的楚国南邑,也就是屈原作<九歌>的取材之地.在沅湘流域乡间,屈原被谗言放逐江南后,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因其歌词鄙陋而作成《九歌》,九歌就是傩戏里的巫歌。《说文》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斋肃事神明也。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可见在傩戏中的巫觋就是古代所谓能以舞乐降神的男人和女人。

      这些主管奉祀天帝鬼神的“巫觋”,都属于当时社会的神职人员,他们为人们祈福镶灾,并兼职占卜、星历之术。“傩”是古时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疫逐鬼活动。傩戏是一种戴面具戏剧,因面具比较狰狞丑陋被称为“魃头”《辞海》云:“魌,丑,魌头”就是人戴兽面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风俗通》云:“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头以存之。”溆浦至今仍保留师道(即巫觋)戏,人戴兽面,倡技杂技,诡状异形。还流传“傩坛公公”、“傩坛娘娘”的传说。

      说起傩戏,在湘西这边离不开左右云霄,霄为三霄:“云霄、旺霄、碧霄。”为三姐妹,称为三霄姑娘,又称为桃源三洞.主要掌管人间繁琐事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从小儿玩耍,到男子耕田打鱼摸虾,上山挖土渔猎,也包括过去女子织麻纺线,喂猪唤狗,各行各业不顺心的事必须找个巫师算一下或化解一下霉运,就运用而生左右和霄,而产生民间还愿的形式即傩戏,民间广泛流行“冲傩”(俗称“还愿”)的祭祀活动。人与神的沟通,在做法中巫觋代表神,不能与凡夫俗子面对面使用以戴面具示人,也许神与凡人的差别就在眼前的这张面具,只有在面具下的神点化下才能化解.在溆浦古老的传统节目中的辰河戏《天官赐福》就是一种戴面具的傩戏。雄戏保存节目,都是以酬神驱疫祭祀活动为主,如:“跳马”、“毛古斯”、“搬先锋”、等节目,与酬神还愿,奠祭祖先,祈求丰醮、驱魔打鬼有关。它既娱神也娱人,反映了沅水流域信鬼好神的风俗。故旧时辰河戏的开台咒语,称“傀儡”为先师。著名艺人杨宗道先生也认为:古老的“傩舞”、“傩腔”就是辰河戏的雏形。

      溆浦的傩戏源于新化,与梅山文化渊源于湘中的梅山地区,现讲“梅山”,主要指新化、安化一带。新化秦属长沙郡,汉为益阳县地,隋属潭州,唐入邵州,五代、宋初,“为梅山蛮踞”。新化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称为古梅山,自古至今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文明文化形态,似巫似道,尚武崇文,杂猱着人类渔猎、农耕并原始手工业发展的过程。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巫教文化,是古梅山人们解释、征服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生动记录。他们好巫,信奉以自己的祖先盘古为教主的梅山教,并有系统的神、符、坛、演、会和教本,施教的男神叫张五郎,又名开山五郎,女神叫白氏仙娘。梅山教徒按职业分成三类,所谓“上路梅山,张弓挽弩;中路梅山,追山赶猎;下路梅山,捞鱼摸虾。”教徒习惯在腰带上悬一木雕或骨雕的梅山祖师形象,求得福佑,遇难呈祥。他们崇拜自然、图腾、祖灵。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别是歌谣和舞蹈。现今还在湘中一些地方流传,融演唱、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搬开山”便是在祭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隋唐以前,梅山峒蛮在祭祀梅山神时,祭祀人头戴羊角帽身着百衲衣,戴假面具,扛开山斧,杀雄鸡,口唱有一定程式的韵文颂词。这种祭祀演唱就被称为“搬开山”。相传溆浦老士踩碗、翻亡者时辰八字,必须得用新化腔起头,才是正宗的。如果老子是老士教儿子学,老子就会告诉儿子:“你得正经学,没有学好,我要让你哭宝庆腔。”意为警告儿子得好好学本领。如果老子死了,儿子祭祀父亲显灵,只能哭出宝庆腔,老子的神灵才会出现。这些没有用文字记载,只能通过师父的口传心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说起纸扎,也和傩戏的各种祭祀活动有关,在傩戏的“送瘟神”、道教的“罗天大醮”、佛教得“盂兰盆会”等等祭祀活动需要纸扎工艺品相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古老的巫傩祭祀是旧时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民间工艺,它源于人们的宗教信仰,生老病死,悲欢哀乐,年节庆典等习俗息息相关,纸扎的发展和演变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古代的殉葬制度来看,自奴隶社会的人殉到封建社会用陶、木俑代殉,在没有产生纸的时候用谷、米加工做出来的祭祀品在民间流传。自汉代纸发明后,用纸扎来代替别的质地殉葬品产生了不同风格的纸扎艺术品。据《溆浦县志》记载:早在北宋元丰初年(1078),县城东普化寺落成在寺坪筑台祀神,并集僧道、巫觋、梨园同台演唱辰河目连戏,就曾使用大量的纸扎艺术品。这种习俗至今仍保持在用于祠堂祭祀祖,各种灯会和庙会,皇醮,以及各种佛事道场的活动中。明清时期,是溆浦纸扎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较多以纸扎工艺为职业的纸扎店铺,到了清末至民国早期,县城内有十余家纸扎店铺,这与县城的宗教信仰,乡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老的巫傩祭祀,目连戏的演出、年节喜庆的灯会,是促进溆浦纸扎艺术发展的动力。古时溆浦纸扎多用本地产“雪花纸、“老练纸”、较厚的“烧纸”、“糖饼纸”、龙潭的“夹练皮纸”和邻县新化产的“皮纸。”用作剪、刻图案的各种彩色纸、印花纸、金银纸多是来自大的口岸城市,如常德、邵阳、武汉等地。在制作取材广泛,结构严谨,造型夸张,色彩明快,具有浓厚的南楚文化风格。

      溆浦纸扎艺人罗平刚从艺30多年,出身纸扎世家,自幼受祖父(罗尚松纸扎老艺人)传授的纸扎技艺。从小耳目渲染,5岁开始和祖父走乡串户学纸扎工艺,12岁能独立完成纸扎作品,擅长各种祭祀类、舞台表演类、灯类的纸扎制作。多次参加国内外纸扎制作表演,深得中外专家与群众的好评.2007年被评为《辰河纸扎》市级代表传承人。据他介绍溆浦民间纸扎是多种手工艺的符合体,纸扎艺人不但要会画会剪、会刻、会塑,而且会懂建筑、编织等多种手工艺。常用的工具有篾刀、刮刀、锯、剪刀、,各种刻花刀具,画笔、浆刷等。要想把这些运用自如,还要心灵手巧具有一定的悟性。得通过纸扎师傅的开光点绛后扎出的东西才有灵气.要扎什么像什么,画什么像什么.虽然学艺难度大,时间长,一般两三年很难出师。所以纸扎这项工匠活,在溆浦民间多为祖传。

      纸扎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戏剧类,祭祀类、灯会类。先说戏剧类的辰河目连戏中的纸扎道具就有戏台两则挂的牛头马面,佛祖坐的莲花台,《会缘桥》中的老人头身、《刘氏变犬》中的狗头、“爆葵花”的葵花、火烧白雀寺中的白雀寺、郗氏变莽中的人头蛇身。在舞台上色彩用的比较鲜艳,随性更能怡情,让观众更能体现纸扎艺术的观赏与娱乐性。

      祭祀类的用纸扎是皇醮(又称罗天大醮)所扎神像有鬼王、瘟神、火神、城隍、土地、天值地曹、地值功曹、水值功曹、阳值功曹和快马,金童玉女等神祗,都需要纸扎工艺品去栩栩如生的去展现。

      灯会类用纸扎成的各式各样清明节所用的小灯笼、金银花、高塔花、相思结等。爱好包括戏台派(高台、低台戏剧表演)佛事道场中的灵屋、河灯、走马灯、天宝灯、神灯等。春节期间纸扎龙灯、狮子灯、船灯、蚌壳灯、蚕灯、天灯、门前纸神等用纸扎的形式手法去让每一盏灯诉说着每一个传说和故事。

      溆浦的灯有些特别,都是以族灯等的形式展现,不但美观灵活还非常有表演性,龙潭唐姓人的族灯呵嗬灯,造型古怪,灯头用纸扎染上成五颜六色,长满胡须非龙似龙,让男子汉耍起来大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之势。张氏人的族灯以古人崇拜春蚕为图腾,在制作上不仅造型逼真,以蚕为形身躯里放蜡烛为灯来祭祀和表演。还有扶氏的虾米灯和北斗溪的鹅颈灯,它们扎出来的灯不但有灯的透明和亮度,还非常具有表演的灵活性,是地域特定文化的伸延,从具有浓厚南楚文化特色的傩戏与纸扎艺术中充分反应了溆浦独特浓郁的乡土文化和审美情趣。

    【审核人:站长】

    《向芳瑾:傩戏与纸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向芳瑾:傩戏与纸扎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210-129661-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