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有奖征文校园趣事
文章内容页

我心目中的中师精神

  • 作者: 灵溪清浅
  • 来源: 原创
  • 2021-03-17 22:19:17
  • 被阅读
  •   和师范同学聚会,经常会聊起中师生活。有一次偶然聊到了“中师精神”这个话题。搜索网上,没有相关的文章。可见,这是一个新鲜的、有意义的题目。

      建国以来,国家大力推广中师制度,各级各类中师学校从初中生中挑选尖子,培养了几百万优秀师资,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大梁,完成了扫盲、普九任务。随着本世纪初国家教师培养制度的改革,全国各地中师学校或撤并,或升格为师专甚至本科院校,中师逐渐成为一个过去式名词。但几百万中师生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照亮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天空,其精神永不磨灭,值得总结。

      那么,中师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我琢磨了很久,想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甘为人梯,自强不息”十六个字。我才疏学浅,不敢标新立异、生造名词,结合自己对中师生的观察,觉得这十六个字比较贴切。去年,我和师范老校长及一班师兄弟聚会,郑重提出这十六个字,请他们指正,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基础,是前提,是底线。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以身立教,知行合一。他还提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满天下的情怀”“甘当骆驼的精神”“科学的头脑、农民的身手、改革社会的精神”等理念,处处以身作则,凡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凡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凡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切切实实地践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陶行知先生的这两句话,被广泛作为全国各地师范学校的校训。师范学校的老师们,也确实担当得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沉甸甸的字。他们本身毕业于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甚至一些名校,各有专长,才华横溢,敬业奉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或风趣诙谐,或慷慨激昂,或严谨沉着,或娓娓道来,从每一堂课的第一分钟第一个粉笔字,到下课铃响时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粉笔字,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而且,他们珍爱自己的“羽毛”,心有敬畏,所以我从没听说师范哪位老师在师德师风上有什么大的问题。在《冷师印象(三)师长》一文里,我便写了我的老师,他们至今还让我怀念和尊重。

      师范管理层也都是从教育一线成长起来,教育水平很高,领导经验丰富,非常勤勉务实。记得冷水江师范的原校长刘富华先生每天凌晨五点多起床,到校园各个角落检查一番后,七点五十准时赶到办公室,平时,他不仅经常听课、评课,还亲自上课。可想而知,当这样高素养的老师以集体形式出现在同一所学校,面对的又都是优质学生时,彼此之间一定会产生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共振效应。

      师范学校有着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以传授知识为要务,以“多能一专,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不仅开设了高中的文化课,而且开设有书法、音乐、体育、美术、舞蹈课程和各种课外小组以及劳动卫生锻炼。中师里最受学生重视的课程不是学科课程,而是那些能提高能力、展示风采的活动课程;中师生们相互羡慕的往往不是考试的分数,而是那种当众侃侃而谈、有特长、善社交的本领。而且,中师管理极其严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雕琢美化环境,“让每一堵墙说话,要每一块地微笑”。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师生苦练“十项基本功”,奠定了终身从教的专业基础与职业技能,一毕业即能胜任各科教育教学工作,站几年讲台,便能成为教学骨干。

      以我们那一届同学为例,目前教各个科目、各个学段的都有,很多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成为了教研员、教育专家,有的成为了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有的还成为了书法家、画家。那时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提法,但现在想来,中师教育便是典型的“素质教育”,堪称职业教育的典范。如果参照“全科医生”这个说法,中师生可以说是“全科教师”。

      略有一些遗憾的是,中师学校普遍没有开设英语,文化课难度也低于高中,而且,中师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过早离开校园,客观上缺少了一些人文滋养。这些都阻碍了中师生的向上流动。现在想起来,这或许是政策设计者为了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有意而为吧。

      那个时代的中师生,自省自强自立的意识和服从意识、责任意识普遍比较强,整体道德水准较高,做到了“身正为范”。很多中师生非常敬业,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有的一辈子扎根农村,有的为贫困学生垫学费,有的爱生如子,许多被评为道德模范。一些教师即使达不到这个标准,至少还存良知,有底线,知敬畏。

      原娄底师范,后与娄底师专合并,升格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甘为人梯”是中师生的职业使命,也是精神境界。那时能够考上中师的,都成绩优秀。因为家庭条件差,或者为了一个铁饭碗,放弃了升高中读大学的机会。报考师范时,他们的年龄只有十五六岁,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他们的选择(其实更多是长辈的选择),对一生意味着什么。过几年懂事一些后,特别是分到条件艰苦的农村任教后,有一些男生不太安心,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一生与三尺讲台为伍。

      于是,中师生从农村里出来,读了三四年书后,最终又回到农村工作。所不同的是,他们原来的身份是农民,现在的身份则是做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留在县城工作的寥寥无几,能够到地级市工作的话,则是他们的祖宗烧了高香。

      工商财农林水类的中专毕业生还好,尽管分配到了农村,但因为专业的原因,至少还是在乡镇所在地工作,好歹是一个乡镇的中心所在地。师范类却不然。每个乡镇,除了乡镇所在地有一所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之外,还有许多中学小学,均衡布局于各个村庄。甚至最偏远的、人迹罕至的村庄,都办有小学和教学点。这批中师生刚毕业,因资历最浅,年纪最轻,基本上都被分配到了各个村小。因此,他们真正与农村融为一体。他们的身份,虽然已经是干部,是国家工作人员,但他们依然在乡村生活,整天打交道的,都是农民的孩子和农民本身。

      所以,和其他一样通过中考、高考跳出农门的孩子相比,中师生们的跳出只是暂时的,似乎是到外面世界逛了一圈,感受了那么一点城市文明的气息,又不得不回归乡野的宁静与闭塞。在乡村工作多年后的中师生一旦来到城里,见到当年的同学、老师或其他人,很可能又感到当初曾强烈感受过的“乡下人”感,一种莫名的自卑与哀怨油然而生。

      一般,头一年工作是中师生最痛苦的时刻,特别是被分到边远地区、住校教师又非常稀少的情况下。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女孩,被远远地抛在一座孤岛上,与孤灯做伴,与蛙声共眠。这样的情形,想起来也许浪漫,真正体验起来,却多少有些残忍难捱!

      我工作的第一个学校,是冷水江锡矿山一所规模很小的小学,包括1名代课教师在内,只有4位教师。每位教师包一个班。学校无食堂,要自己弄饭菜;无自来水,要自己从一里多路外的水井挑水。煤、米、油、菜甚至课本,都要从山下挑上来。其他教师放学后都回了家,留下我一个外地的年轻教师在学校。学校坐落在一个山口上,背后有坟墓,每到晚上,风刮得门窗哗啦啦响,确实吓人。我妹妹来看我,说学校“像个庵堂,冷清得可怕”。其实,这样的情景,是中师生刚工作时普遍遇到过的。有一些学校的条件,比此还差。特别是山区的学校,无操场,或操场是泥巴地,教室、宿舍是透光透风的木板房。而现在的农村学校,有塑胶跑道、教师周转房、食堂,有的还有室内体艺馆,让我们这些老中师生既惊叹于时代的进步,也感慨我们过去的吃苦耐劳。

      除了收入低,生活条件差,当时的中师生找对象也是一个大问题。女教师还好,找不到干部,至少可以找男教师。男教师没钱没房没地位,找的对象很多是当地农民或个体户,经济条件普遍不好。如果遇上重大疾病或意外,家庭就面临严峻困境。很多教师一辈子留在农村工作。一些中师生积劳成疾,甚至英年早逝。但是,他们不怨不尤,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心地将无数农村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

      按在原冷水江师范任教多年、一直为中师生鼓与呼的谢新茂老师的说法:“这批高素质的中师生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而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选择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确实又是大不幸。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所以,中国教育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用春蚕、红烛、人梯来比喻他们,并非溢美之辞。

      “自强不息”则是中师生的不懈奋斗。一方面,表现为克服文凭低、工作条件差所付出的努力。绝大部分中师生通过参加自考、成人高考、教育学院进修提升学历,拿到文凭后,再通过招考、调动等途径进入更高学段学校或城区工作。但因为第一学历不是本科,一些成为了中小学业务骨干甚至硕士博士、在大学任教的中师生仍然受到了歧视。这让他们感慨:我们以前让出了考大学的机会,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还是没能和他们平等地坐在一起喝咖啡!

      那么,原来的中师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水平呢?谢新茂老师曾撰文进行过详细比对,结论是:从考取难度看,以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211、985水平。另一篇网文概括得更加具体:20年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非重点大学生,30年前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211、985重点大学生,自恢复高考后到1990年的中师生,就相当于现在重点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时过境迁,社会的看法不是轻易能够改变的,中师生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勤奋弥补失去的光阴,获得应有的尊重。

      中师生自强不息的另一方面,是为了自我实现、追求更好生活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为了改变命运,少数中师生放弃工作,重新参加高考;一些中师生参加公务员考试改行;一些中师生当兵、考军校;一些中师生参与举办幼儿园、培训学校,一些中师生努力考取消防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兼职改善经济状况。更多的中师生则克服自己知识底子薄、没有系统学过英语的困难,努力考研。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五年。有些人竟连续考了八年才考上。我在上海交大培训时,遇到籍贯娄底的华东理工大学的朱鸿章教授,他便是娄底师范毕业,后来通过考研、读博,成为名校的教授。

      我班也有两个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同学。第一位姓杨,毕业后和我同乡教书,因为胸无城府、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工作不很如意。他决心报考注册会计师。最初他连试卷也看不懂,但他咬紧牙关,硬是将“天书”般的功课一门一门“啃”了下来,顺利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资格,便辞去教职,先到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现在又到了一家央企工作。他娶了一位在某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工作的优秀的北京姑娘,共同生了两个聪明美丽的孩子,家庭幸福。

      第二位姓陈,家乡坐落在新化、安化和涟源交界的一个穷乡僻壤。迫于家庭穷困,成绩特别好的他只考了师范,毕业后,没有关系的他又分回家乡。受一些考研的师兄的影响,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山村。他先拿了自考大专,再考入省教育学院读本科,后考入名校攻读硕士、博士,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作为人才引进到浙江某大学任教,现已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某学院党委书记,还入选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首届“之江青年”社科学者、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据我所知,我们那一届,虽然只有四个班,总人数160余人,但读了硕士、博士、在大学教书的,还有七八位。在各级行政单位担任处级、科级干部职务的,也有二十多位。在教学一线的,成为了教学骨干、校长,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的,更是多达几十位。我所在单位,目前有两位厅级干部、两位处级干部、一位科级干部,均是师范毕业。这些无不证明:中师生的基本素质是不错的,只要自身努力,只要提供一个平台,在哪个岗位都能干得风生水起!

      或许有人会因此批评我:不是当了领导干部、干了大学教师,就是成功!道理确实如此。但毫不讳言地说:在现实的社会,成功与否,确实要用一些改变、一些头衔来衡量。但我绝没有看不起那些依然在农村教书的中师生的意思,每一个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快乐健康,家庭幸福,各得其所,就很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后,中师生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千差百异,但无论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留在乡村,还是把握了其他机遇顺利离开了故土,无论是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的精神实质还有若干的相似,那就是:吃苦耐劳、踏实、勤奋、执着、质朴……中师生的自觉努力,已然成为了一种文化特质。

      回顾建国70年,我们能从98%人口的文盲大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四百万中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师教育业已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但中师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后来的师范院校以及所有师范生继续传承,也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继续弘扬!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中师生,不讳言自己是一名中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甘为人梯,自强不息”十六字,是我心中的图腾,也希望成为所有师范生头顶的旗帜、血液中的基因!

      也希望无数中师生培养出来的优秀大学生,在感恩大学教授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你的小学老师。正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让你们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你们当年的小学教师,本该也是教授、科学家、音乐家、作家、书法家、画家、企业家呀!

    【审核人:站长】

    《我心目中的中师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我心目中的中师精神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83-186138-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