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文章
文章内容页

胡银福:又闻大锅饭菜香

  • 作者: 书雪
  • 来源: 手机原创
  • 2020-05-13 20:08:04
  • 被阅读
  •   题记:“大锅饭”作为农村集体生产方式,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被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适度集中经营等新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但作为当时农村集体与家庭都普遍流行的主食饭菜,它所散发的独特香色与滋味,却始终萦绕于我记忆的脑海,挥之不去。甚至还有了几分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的流连情愫……

      (此文2018年度获安徽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我十六岁之前的岁月都是在老家乡下度过的。那时,不仅生产队的分配体制是“大锅饭”式的工分制,而且社员们家里烧的、做的、吃的也的确就是货真价实的大锅饭。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的社员们,尽管是年复一年没日没夜地终日辛劳,除了全家过活之外再没有太多的盈余。可是在他们的脸上,还是依稀可以见到一些朴素而知足的笑容。那是因为:上了一些年纪的都经历了旧社会贫雇农生活的苦难,年轻一点的也都尝到了三年“自然灾害”饿肚皮滋味的折磨。对眼下勉强填饱肚子的日子,他们基本上是能够“随遇而安”的了。至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则是当时他们对共产主义的憧憬。而这时又有一批批城里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到来,再加上我们这些星期天、寒暑假跑过来凑热闹挣工分娃娃们的加塞。那会儿的出工劳动场面还真是有些“热火朝天”,时不时的男女老少们还会自发地唱起了婉娩的秧歌、喊出了激越的号子……

      那时的男整劳力每天记工11分、女整劳力记10分,生产队长不分男女记12分。知识青年有照顾,第一年记8分,第二年记9分,第三年就按男女整劳力同样记分。而对我们这些凑热闹的“童子军”,那时也没有劳动法的禁止,为了加以限制,便搬出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基本原则,召开社员大会为我们评工分。于是我们便被根据体力、年龄、个头、技巧、还或多或少地搀杂些人情关系的成分,三六九等地给出了最高6分最低2分8厘的工分底子。反正记得十二岁那年,个头矮小在家又是“惯宝宝”的我,就是从2分8厘开始了挣工分的历史。那些年我们队里10分工的工分值一直都是在从5角到6角之间上下徘徊。

      当然也有破天荒的特殊例外,不过我只有幸碰到过一次。那是暑假期间的一天,整劳力的大人们都集中上堤排涝,吃住在大埂好几天了。队里几十亩的双季稻却突发稻瘟病,女队长只好召集起我们这些“儿童团”。每人发了一套农药喷雾器、两瓶从农技站领来记不清是“1605”还是“敌敌畏”牌子的农药、一只已是黄呼呼的口罩和一双旧家织布的手套。在听过村农技员简单的讲解和队长完整的战前动员报告后,我们这些“初生牛犊”们便你追我赶、忘乎所以地干将起来。

      到了傍晚收工之时,经过农技员和队长“双保险”的验收,我们喷洒的几十亩稻田居然都全部一次性合格。队长大人一高兴,便立马就通知记工员,为我们这些“愣头青”,打破工分底子的束缚,每人平均都记了10分工。尽管那天的我们都累的东倒西歪,我还头重脚轻地差点中毒。可想起自己已经能与大人们“同工同酬”“平起平坐”地吃上一回整劳力的“大锅饭”,那心里甭提有多美了,简直就有些分不清东西找不着北了……

      最热闹的还是好年景的年终“分红开伙”的日子。到了那一天,生产队在仓房里支起一排的桌子。主持全面工作的正队长、领班干活的副队长端坐在最显眼的中间位置,队委全体成员、会计员、保管员、记工员两边一字排开。喊一户户主的名字就上前去那一户的代表,签字或画押领取全家一年的工分值扣除从队里称去的稻谷、香油、稻草等实物折款后的结余款。最多的一户能领上百十元甚至有几百元的,这样的尖子户的户主多会亲自上台笑眯眯地领走那一大把巨款的。少的会有几十元、还有几块钱的,这一般会是派我们这些已能挣工分的小大人们,作为正式代表凑上前去领取的。还有为数不多,家里缺乏劳力的超支户,他们按规定是要倒找生产队钱款的。这时任凭会计员喊破了嗓子,也见不着这些超支户家里的人影,只好又挂起呆帐来了,反正那时已有“不能再饿死人”的不成文的规定。

      分红中得款超百元户的零头元、得款超十元户的零头角、所有得款户的零头分是一律不发现金的,而是事先就约定俗成地兑换好一分钱一粒的古巴糖果,放在旁边的一只大脸盆中。最后凡是到场的每一户的代表,理论上讲当然也包括“超支户”,都可以平均分到一点,有些许“咖啡味”却也蛮粘牙的红黑色硬糖。

      晚上,生产队会将集体养的,主要靠吃糠草长成,精瘦精瘦的“大肥猪”宰上一头。还要捕上一网俗称家鱼的鲢子鱼。焖上两大锅的大米饭。在生产队平时很少使用的简易食堂热热闹闹地开起伙来。生产队只要在册的男女老少都会扶老偕幼地集聚到一起,放开饭量敞开肚皮地饱餐一顿。大老爷们还会指使我们从代销店打来一桶桶的地瓜老白干,行着酒令畅快地饮将起来。席间,那些分红“尖子户”的户主们,会满脸堆笑地给会抽烟的人们,热情地分发着平时舍不得买的“水上漂”——“东海”牌卷烟……

      最让我久久回味、难以忘怀的,还要数我家那时的大锅灶。那是请村上远近闻名的张姓瓦匠花了两个整工精心砌成的。那堂灶“很得火”,两口大锅中间夹着一个称着“炉子”的玩意,烧水、烧饭一口锅,烧菜则专门另一只锅。“炉子”是利用烧饭炒菜时的余热来提供洗簌用热水的。

      那时的燃料是以生产队分配的稻草、麦秸、菜子杆为主,另外我和姐姐们会上山砍些柴禾做补充。用大锅煮出的米饭、炒出的菜肴那味道自然是没得说的。特别是在盛完饭后,用文火慢慢炕出的大锅饭锅粑。或者把腌制的鸡、鸭、鹅、猪肉的任何部位割上一块,再搁进一把黄豆之类什么的一些辅料,用瓦罐子盖好放进灶堂的余火中,扑紧压实地煨上一个整夜,等到第二天倒出的咸货。甚至包括随意丢进灶堂草木灰中的几根山芋、那偶然碰巧遗落在稻草秸中的稻穗,在燃烧时突然不经意间爆出的“稻炮子”……这些大锅灶中零零总总的主副产品,想起来都至今还让我魂牵梦绕……

      几十年的光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就溜过去了。工分制的“大锅饭”因为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早已被家庭联产承包所取代。实行了千百年的“皇粮税”也被政府给深情地免除了。乡亲们还兴奋地跑来告诉我:“现在我们也有低保和大病统筹保险了,耕田种地、买农机还给补贴,自来水也通到家里,烧饭菜用上液化气罐子,不少人现在炒菜都用起了叫电子炉的玩意儿。听说我们马上就和你们这些公家人一样,也要有养老保险了。敬爱的党和政府还明确表态要让我们都过上有尊严的好日子呢……”

      可在激动幸福之余,当无意中提起大锅灶的饭菜香这个话题时,乡亲们竟有着和我一模一样不谋而合的忘不了的念旧情结。这不,老队长的儿子前几天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邀请我回老家参加他独资经营的一家以大锅饭菜为主要特色的“农家乐山庄”的开业大典呢……

      后记诗二首:昨天在回乡参加完“农家乐山庄”开业大典后,面对家乡的田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草草吟诵出下面的两首小诗来,一并推送给大家斧正。

      掼 稻 人

      望着金灿灿的田野

      他拖来一只硕大掼桶

      尽管原始却也实用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

      他抡起一双粗壮大手

      虽然笨拙倒也灵活

      收获的稻田里

      随着一次次有力撞击

      伴着一回回浑身颤动

      大掼桶划出一道道浅浅沟壑

      收获的稻田里

      随着一颗颗饱满稻谷

      伴着一串串晶莹汗珠

      掼稻人踏出一行行深深脚印

      面对迟到晚餐

      他用那酸酸溜溜的臂膀

      慢慢举起这丰收的美酒

      面对身边妻儿

      他用那厚厚道道的嘴唇

      轻轻唅起这绵延的亲情

      插 秧 女

      初夏的水田

      温度还有些凉冷

      姊妹们赤脚踏在了里面

      弯腰面朝黄泥

      还有那碧绿秧苗

      一株一株将她们希冀栽插

      一双双也曾修长玉腿

      正在淤泥中缓慢移动

      那幅美丽却跋涉的肖像

      定格在汉子们号子之中

      与她们那秧歌一唱一和

      石榴花一般火红

      她们回眸一笑的镜头

      是在张望牵挂的人们

      也是对照行距与弯直

      更是避免速度和差落

      她们抑扬顿挫的脚步

      自然是为了大地的丰收

    【审核人:站长】

    《胡银福:又闻大锅饭菜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胡银福:又闻大锅饭菜香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75-129499-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