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生活随笔生活美文
文章内容页

一个标杆(《追梦之旅》五十五)

  • 作者: 方舟
  • 来源: [db:来源]
  • 2021-06-29 11:18:39
  • 被阅读
  •   在我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让我倾心的朋友,他们的纯洁善良,他们的正直无私,时时感染着我,教育着我。我最难忘记的朋友之一,就是陕西省著名书法家李子青老先生。他为人的清白纯正和特立独行的品格,都堪为我做人处事的一面镜子,一座人生的标杆。我在《清白》和《飘落的樱花》两篇散文中,详细地记录了他。

      我和李子青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市上正筹备召开宝鸡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他是文化艺术界的委员,我是新闻理论界委员,正好编在一个讨论小组。在以后的八年间,我们每年总有一个多礼拜吃住讨论在一起。平时他有时间时,也会来我的办公室闲谈。他是宝鸡市书法研究会主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草书早以其 “圆劲婉通、牵连多姿”的独特风格冠绝三秦,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以至日本书法大展,受到普遍赞誉。同时,他那“功不自居、财不苟取”的高尚人格,也是同行人中的佼佼者,为书画界学习的楷模。在每次讨论中,我总能听到他见解独特的发言。有一次,在讨论到个别贪官的案例时,他深有感触地说过一段话:“一个领导干部,时刻都应该记住‘守身如玉’四个字。玉所以受到珍重,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它纯洁,质地清白;二是坚硬,无物能侵;三是宜人,温润可触。”他还讲了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当时我想,这个比喻太恰当了,党的干部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有抵御住各种腐蚀的能力,还要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保持清正廉洁。

      在以后的接触中,有三件事印证了他守身如玉的品格。

      有一次,我的一位在陕西日报工作的老战友,想通过我索要他一幅字。当时李老正在生病住院,我领他到病房探问以后说明来意,李老当即答应。过后就为他写了一幅对联,内容是苏东坡《韩干马》中的两句诗:“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我的战友接到这幅字,爱不释手,表示要长期珍藏。当我说到要予以馈赠时,李老摆摆手说:“别说了,只要你们喜欢,我就高兴了。”以后我还多次说过:“你写字也是一种创作,收一点费用并无不可,古代不就有‘润笔’之说么!何况你家又很困难……”他未等我说完,就说:“‘功不自居、财不苟取’,我能有今天的名气,全靠市政府的支持,不然我算个老几?我怎么能拿这个牌子挣钱么!”这在当时艺术界物欲横流的形势下,实属罕见。我深为之感动。

      八十年代中期,根据书画界的要求,李老在市文化宫举办了一次书法展览,邀我参观。这次展览共展出一百余幅作品,整个展厅观者如堵。一幅题为《真娘墓》的巨幅书作深深吸引了我,其疏密有致的结构,秀丽圆浑的笔法,令我如醉如痴,久久不愿离去。可能李老看到我喜欢这幅字,第二天上午就又精心另写了一幅,亲自送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大喜过望,说:“真娘的故事凄美动人,谢谢你送我这幅墨宝。”他展开字帖,逐字逐句为我读讲起了白居易的这首词,说:“真娘是唐代苏州名妓,才貌双全,但她守身如玉,卖艺不卖身。当王孙公子买通老鸨让她失身时,她就上吊自殉,誓不受辱。这年她才十七岁。”我说:“这真是‘塞北花,江南雪’呀,可惜了一个绝代英才!”李老说:“这就是玉的品格啊!她虽生命短暂,却像天上的流星一样,划出了一道亮丽的光华,让我们一千二百年后,还能记得她的清白。她比那些遗臭万年的贪官污吏要活的高尚得多啊!”过了几天,我就将这幅字拿到书画店做了裱糊装帧,挂在了办公室里,既欣赏李老的书法艺术,又领略李老所说的“玉的品格”,一直挂到李老去世后的第八个年头我退休时,才收起珍藏起来。凡到过我办公室的人,对这幅字都赞不绝口。曾有人要拿五千块钱买走这幅字,我说:“这是我的传家宝,别说五千,一万我也不卖啊!”

      八十年代末期,已届八十高龄的李老病重住院。当我来在病床前看望时,平时嗓音洪亮的他,说起话来已有些低沉,原本瘦弱的身子更加瘦弱了。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说起书法艺术,仍然洋洋洒洒。我说,你老一生辉煌,尤其是晚年,以高超的艺术引领宝鸡书坛。他谦虚地说:“一生辉煌说不上。我已是一朵飘落在渭河之滨的残花,在苟延残喘中生活了。”我说:“花未残,香犹在。”李老仍不改他幽默风趣的性格,笑着说:“应改为‘花已残,香犹尽’。幸而我自持晚节未亏,下一步我该是‘一抔净土掩风流’了。”他说,不少朋友劝我出卖一些书画,以改善家庭清贫的生活。可是我不能这样做,我前半生坎坷,到了晚年才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有所成就,以偿夙愿,我怎能用自己的书画去谋利呢!那样到我死后,宝鸡这一块净土,也就不会掩埋我这具污浊的尸体了。他还搬开自己的笔记本,向我讲起了历史。他说:人间重晚晴。唐朝的哥舒翰年轻时曾为朝廷立过大功,晚年竟完全没有了英雄胆色,在叛贼安禄山面前跪地求饶;明朝的洪承畴也属一代名臣,晚年却丧权辱国,投降了外寇满清多尔衮。他们晚节不保的教训,我们都应该汲取。1991年,李子青先生在弥留之际,无怨无悔地把花费毕生精力创作的150幅书画精品无偿捐献给宝鸡市人民政府,于9月28日清清白白地离开了人世。

      在我任职新闻部门的十多年间,每遇到公与私、国与家利益的矛盾纠结时,我都会想到李子青先生的高风亮节,以此努力规范自己,向他为我树立的标杆看齐。

    【审核人:站长】

    《一个标杆(《追梦之旅》五十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一个标杆(《追梦之旅》五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217-186482-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