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原创空间影视书评
文章内容页

万保芳:甄河里的一朵莲

  • 作者: 圆圆
  • 来源: 手机原创
  • 2020-03-20 00:53:43
  • 被阅读
  •   第一次知道刘纪春这个名字是读了他的诗歌《我怎么舍得撤离》,这首诗抒发了一个漂泊异乡的人对魂牵梦萦的故土、对日思夜想的亲人、对挥洒过热血的他乡的热爱。当时读完这首诗,我的脑海中立刻跳出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后来稍微熟悉之后,了解到刘纪春是个很有才华的诗人,已经出版了《守望青荷》《飘落的迎春花》两本诗文集,另外诗集《春天的心跳》即将付梓刊发。在我的印象中,刘纪春的诗歌一直充满了正能量,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的家国情怀,读过他诗歌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当看到他创作的小说《清唱》时,我是愣了一下的。一个写诗的人也可以创作小说?创作的小说会如何?难道真的可以像演艺圈的明星那样,影视歌三界都可以涉足?我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而且对小说的理解也只限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这三个方面,只是觉得写文章也应该"术业有专攻",全能型的人才也有,但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我是带着一种好奇甚至还有一点挑剔的心理打开《清唱》的。

      在这篇长达三万字的小说里,"我"以一个扶贫队长的身份走进女主人公李宝玉那个风雨飘摇的家,用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了大时代

      下一个农村女人的命运。小说的叙事时间跨越六十年左右,通过描写主人公李宝玉对家庭的付出来表现她的善良隐忍,赞扬中国劳动妇女朴实无华、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读完《清唱》后,主人公李宝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后来又在农村工作,她就像我熟悉的一个邻居大婶,所以我产生了分析李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想法。当然,小说的亮点很多,比如作者在小说里创作的大量民歌,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优美动人;小说里富有诗意哲理的语句俯首皆是,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诗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等等,在这里无须赘述。

      李宝玉身上的勤劳,是中国大多数传统女人的一个显著特征。自嫁给莫从良以来,每天它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一个人去坝子上拾捡柴禾,然后回家做饭。莫从良几乎从不做家务,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李宝玉一个人操持着,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当莫从良越来越好吃懒做,干活越来越拈轻怕重时,房子漏雨是李宝玉一个人上去维修,庄稼是她一个人打理,堆积柴禾也是她一个人垒。她除了耕种十多亩土地,偶有闲暇时间,还去炮厂干活,每月赚取二百多块钱维持家庭生计。毋庸置疑,李宝玉勤勤勉勉,任劳任怨,她是把整个家庭当做她生活的全部的,她渴望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她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直在高速运转着,让人心酸心疼。

      善良是李宝玉身上的另一个特点,首先表现在对公公与丈夫的照顾与关心上。对那个村里人人所不齿的公公,李宝玉仍然尽职尽责地照顾他,担负起一个儿媳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公公去世后,她毅然把辛苦积攒下来准备给女儿小雪做手术的一百多块钱拿出来,为公公操办后事。而对嗜酒而又嗜赌如命的丈夫,即使她心如死灰,仍然暗地里关心着他。在地里辛苦劳作一天的她,回家后仍然问后来收养的阿荣:"他吃过了吗?"当阿荣说吃过时,她嘴上让阿荣不要理睬莫从良,但对莫从良的关心显而易见。在莫从良醉酒而死后,她自责对丈夫的饮食起居照顾得不够,自责对丈夫不闻不问,甚至原谅了丈夫所有的过错,在梦里和丈夫带着小雪,一起回到了满是梨园的砀山。

      李宝玉的善良,其次体现在她是一个"传统"的女人方面。李宝玉的一生,一直把莫家当做她活着的全部和精神支柱。在她心目中,夫字天出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就是说莫家是她一生永远的家。莫从良死后,她自始至终没想过改嫁,而是守着飘摇欲坠所谓的家勉强度日。即使后来与二黛的畸恋,也只是想让二黛照顾莫家——她想捍卫莫家的完整。再后来她撮合二黛与李聪也是为莫家着想,甚至一开始李聪与二黛的两个孩子都姓莫。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一直是莫从良的妻子,孩子姓莫,就等于九泉之下的莫从良有了后代,没有绝后。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的悲哀?当风烛残年的李宝玉回想自己的一生时,她是什么感受?会不会流泪?

      李宝玉的善良,还表现在她充满爱心的收养一个又一个流浪的孩子方面。如果说李宝玉一开始收养小雪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做母亲的愿望,那是片面的,对主人公李宝玉也是不公平的。我们看李宝玉哪一次的收养,没有对孩子的慈爱?没有对生命的怜悯?即使家徒四壁,即使食不果腹,遇到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她依然给他们一个贫穷但充满母爱的家——她穷得也只剩下母爱了。在阿荣出嫁后,她陆陆续续地收养了一大批孤苦伶仃无家可归的孩子,即使他们都是"白眼狼",只要这些孩子平安健康,她也就满足了。

      隐忍是李宝玉身上的另一性格特点,那是隐藏在她内心中的苦难与折磨,心痛与压抑。刘纪春对主人公这个性格的处理是隐藏的,但你如果仔细阅读,就能看出端倪。因为李宝玉的善良,她总是有太多的在乎,太多的放不下,照顾这个,照顾那个,却独独委屈了自己。文中李宝玉的隐忍表现在五个方面:对丈夫莫从良的暴脾气她隐忍,对丈夫的冷漠她隐忍,对公公的辱骂她隐忍,对不能做母亲的痛苦她隐忍,对与二黛畸恋的痛苦她隐忍。李宝玉是中国千万个劳动妇女中的典型代表,她们心中纵然有一万件心碎的往事,也将事情藏在心底,强力克制忍耐,不做表示,却在午夜梦回时独自咽下苦水与泪水。

      但是,女人的隐忍并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相反在这样的承受中,女人会变得更柔韧,更强大,实际上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体现。作者应该认同这一点,所以安排了李宝玉用一生的隐忍换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结尾。她一生不能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做一回真正的母亲,她收养的孩子像白眼狼一样一个一个离开了她,老天爷却给她留下了李聪。因为有了李聪,家里才有温暖的气息,她的生活才有了盼头和希望,可以说李聪是她苦难生活里最后的一道白月光。在处理和二黛的关系时,李宝玉无疑是经过审慎思考的,既护住了李聪,也挽救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她一生的善良隐忍终于给她带来了慰藉。从此以后,在生活的舞台上,她完全退居成一个普通老人,含饴弄孙,静享天伦。

      当然,李宝玉也有很多的缺陷,作者在描写时并不忌讳。她为了维持家的完整,不再孤独寂寞,自私地拆散了阿荣与阿椿,导致阿荣精神失常;她与二黛的畸恋,也是她的自私在作怪等等。其实我觉得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因为只有不完美的人物形象才会更丰满,更真实,更有血肉。我读完小说,觉得李宝玉的不完美并没有影响她的光辉形象,相反,她就像甄河里的一株带有雀斑而又圣洁的莲花,集隐忍善良于一体,她是美的象征,也是善的象征,这可能就是古人说的"瑕不掩瑜"吧。

      以上是我个人对《清唱》人物形象一点粗浅的理解,但愿能和作者创作此文时的初衷相契合并且能触摸到主人公李宝玉的灵魂。

    【审核人:站长】

    《万保芳:甄河里的一朵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万保芳:甄河里的一朵莲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210-125835-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