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资料

沈志荣
留言 | 短消息 | 加好友 |
 用户昵称:沈志荣
 注册时间: 2022-12-04 11:22:48
 会员等级: 文学童生
 空间访问:812 次

发布文章

最新日志文章列表

23.07.24

一位“亚运志愿者”的口述史

在我报名要当“亚运志愿者”的时候,你向我问了三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做亚运志愿者? 你是新杭州人还是老杭州? 你对宋韵的认识与理解? 我想倒过来回答,先说第三个:按规范的说法,浙江的宋韵是“以南宋历史文化为中心的古都韵味”,也有“一城宋韵半城水”之说。但按通俗说法,叫我来说,宋韵就是凤

23.06.07

走近徐志摩(散文)

我走进杭州大运河北侧的拱墅区600弄徐志摩纪念馆。这是一家民间的公益纪念馆,由杭州企业家罗烈弘先生独资创办,为了纪念徐志摩及其新月同仁,推动相关的研究,并为喜爱徐志摩的人提供交流的平台。该馆门匾上的题字出自当代知名诗人流沙河先生之手,前门有青灰色的石砖、彩色的玻璃窗、复古风的拱门,透着一股浓浓的民国

23.06.07

叶文之和她的弟妹们(散文)

叶文之,杭州制氧机厂宣传干部,业余编剧。 记得农历己亥年正月十七,风凛冽、雨潇潇,《人生风景——沈志荣抒情作品选》研讨会正在杭州黄亚洲书院举行,呈现出“杏花、春雨、江南”的美妙意境。冒雨匆匆赶来的浙江省作协工会主席王英姿,轻声附耳向我通报:“叶文之阿姨已经走了。”我一惊:老同学杜柳青半年居澳洲,半

23.05.13

前世今生话“红楼”

初识“红楼”是在1985年9月。 当时我在浙江省儿童保健院工作,刚满3周岁的独生女儿要从“儿保”托儿所升级到“浙江医科大学幼儿园”——作为浙江医科大学员工子女进园顺理成章。报名那天,我意外地发现:园址竟是著名的“红楼”。

23.01.06

杭州年俗琐语

从800年前的南宋至今,杭州的风情民俗一直保持着传统中国的古典之美,保持着儒之文雅、道之自然与佛之脱俗。 这一特色尤其在过年习俗中更得以传承与显现:

23.01.03

江南水乡之子      

  初见潘鸿海,就发现画家那双隐藏在宽大眼镜背后的眼睛特抓人:时不时地灵光闪动着。   你瞧:一说起江南,一说起水乡,他那双眼睛犹如神助,燃烧着炽烈的情,凝聚着深沉的爱。   这时,他的眼睛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那是一双真正的大美术师的眼睛,透彻明净,一如江南水乡的秋水长天。

22.12.30

乾潭胥渡访刘华

日前,应建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华主席之邀,我作为中国民协会员(民俗学)和省民协会员、风景名胜学者吴仙松一行四人,前往乾潭镇“刘华铜文化艺术馆”参观访问。 乾潭之所以出名,皆因早有“子胥渡口”的传奇故事。故事流传了整整2500多年,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其中的理由又何在呢?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诗云:“江山

22.12.05

幸福快乐的“文学之家”

  2022年年7月29日,惊悉前辈作家张白怀先生逝世,思绪格外沉重,前不久采访老先生的情景犹在眼前……   一对伉俪是作家,生育了一双女儿也都是作家,更妙在选嫁的女婿也还是作家——那一天,笔者采访了老作家张白怀,聊起了“文学之家”满门作家的快乐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