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文学网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18:28:38 头条文学  有偿投稿
首页精短小说百味人生
文章内容页

书的故事

  • 作者: 紫霞
  • 来源: 原创
  • 2018-10-16 19:19:43
  • 被阅读
  •   卖 书

      采芹喜欢看单位的保洁员做活,保洁员大姐姓傅,做起活来行云流水,常常让采芹心生欢喜。这种实在,这种把事当作事,就是实诚,就是让生活有质地,就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采芹在心里给傅大姐打了高分。她们每半年会给单位聘用人员打分,比如驾驶员。采芹觉得那几位"大爷"只能给六十分及格,如果再把秤往高处赶赶嘛,顶多也就是个良好,这就是顶格了,不可能再高了。但事实上,他们每次都是很高的分,他们都是跟领导的,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给他们六十分啊。

      采芹要给傅大姐打满分,也一直没有机会,保洁员不需要单位考核。

      采芹常常会和傅大姐说上两句话,有时拿了傅大姐洗得雪白的拖把去拖自己的办公室。不用说,拖把就像巧媳妇给抹了锅底灰,变成灰头土脸的了。

      采芹拿起拖把去拖把池里拼命墩,也还是灰灰的样子。采芹惭愧,又不肯在心里服输自己做活不利索,再大力墩,弄得水花四溅。正好进来上厕所的人被溅了一身,又好气又好笑。大声吼她:"采芹,吃撑了啊,你这人。想转岗干保洁还是怎么的?"

      采芹回头看看,说了句"对不起",又加上一句"你管我呢。"悄悄挤干拖把水,按原样放好,做成没有用过傅大姐拖把的样子,提上自己那"自来旧"色系的拖把回办公室了。

      下午,单位接待了兄弟市来参观学习的人马。晚上到饭店吃饭的时候,采芹眼尖,在别人一片高谈宏论中,发现服务员在用桌布擦杯子。可能是顺着采芹的目光吧,外市的同行也都看到了,穿着唐装的女孩子拖着化纤桌布的一角,在酒杯内外磨擦,真别说,透明的酒杯变得通透白亮。采芹有点看不下去了。

      采芹说:"丫头,谁教你这么干活的?"

      唐装女孩看着她,并不停止手上的活。

      采芹气不打一处来,说"领班就这样培训你们的?"

      女孩熟练地说:"我今天才来,不知道。"

      跟采芹一起进来,散坐下来的人一齐"哄"地笑了。女孩不知道他们笑什么,转头看着那些哄笑的客人。

      采芹明白大家的笑,一出事就说是"零时工""聘用的""才来的",里里外外,大家都一个套路啊。

      听到这屋闹腾,知道没什么好事,领班提着两瓶开水进来了。

      领班心明眼亮,进来就批那女孩。"都是消毒柜才拿出来的杯子,擦什么擦?"

      接着,和唐装女孩合力把茶杯酒杯都烫了,摆好,茶杯加茶叶泡水。

      客人纷纷端起茶杯去了桌边,有的坐下打牌,有的观战,一切顺利。

      采芹去外面点了菜,主事的殷勤过来和她打招呼。采芹说,建议你们这里的服务员好好培训一下。又说她可以让一位傅大姐来培训她们,就是做事给她们看,让她们学学做活应该怎么做。

      主事的有点摸不着头脑,又不想开罪这个主顾,便一个劲谦虚,一个劲感谢,还把培训时间定了下来。

      等到吃饭的时候,主事的进来敬了满桌一杯酒,退出去后又把单位另一个人叫出去,问这个傅大姐是什么人,你们单位领导的亲戚?

      采芹同事被饭店主事的问傻了,说"你怎么知道傅大姐?保洁员啊,怎么会是领导亲戚?"

      主事的又说,"那是采芹主任家亲戚吧?"

      "不是不是,绝对不是"采芹同事头摇得像拨浪鼓,问主事的"怎么了,你怎么问起傅大姐来"

      饭店主事的连忙说没事没事,把采芹同事让了进去。

      傅大姐回来自然没有去培训饭店服务员,一切都按部就班。

      采芹给主事的打过一次电话,别人接的,说他不在这个店了。采芹放下话筒,嘀咕一句"好心当作驴肝肺",也只好把这茬忘了。

      冬天的时候,家家吃腊肉了。采芹家是北方人,吃不惯咸货,她把别人零星给的腌五花肉,腌猪耳朵用塑料袋装了,全送给了傅大姐。

      傅大姐高兴极了,没有一下子得到过这么多东西了呢。她自己灌的那几斤香肠,是要留着过年吃的。

      以后每次见到采芹,只要有时间,傅大姐都会说一下她家老头子是怎样高兴的吃咸肉的。有时是咸肉炒辣椒多吃了一两碗饭,有时是咸肉炒大蒜如何如何下酒。

      采芹并不感兴趣,或嗯或啊地应答着,不然可能傅大姐说的兴致还会更高一筹。

      一天下午,采芹坐在办公桌前办公累了,刚走到门口,一眼看到傅大姐提着两盒沉重的东西走过来,头发都汗湿了。采芹诧异地问傅大姐提的是什么?傅大姐一边嘀咕她也不清楚是什么,一边仍疾步往她工具箱那边走。采芹目测是两盒新书,就扬声问是谁给她的。

      傅大姐走到走廊尽头,打开工具箱的锁,把两盒东西放进去,锁上门,才直起身回答采芹。

      "哎呀,那边单位喊我们帮忙搬货,搬到现在,都搬累死喽,才给的这两盒"。

      "两个盒子里装的什么?不会也是腊肠吧。"

      "我也不晓得。"傅大姐小声说着,转身抓起拖把干活去了。

      一周后,采芹在隔壁单位看到那些沉重的纸箱,纸箱上印着素雅的梅兰竹菊,原来是文宣部门组织作家团经过半月采风,写成的书和文章。都是宣传本地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地理名胜,发展成就的。

      采芹哈哈一笑,心想傅大姐把这样的两箱书锁到工具箱里干什么?难道说是敬惜字纸?或者带回家给她老头子看?采芹找到傅大姐,拿了她的钥匙就打开了傅大姐的工具箱。

      里面没有那两盒沉甸甸的书。

      采芹抬头看着傅大姐,忽然明白了。

      采芹问:"你那两盒书呢?"

      傅大姐像是犯了错误,小声说:"卖了。"

      "卖了多少钱?"

      傅大姐说"也就几块钱吧,记不清了。"

      采芹说:"你真能干,卖了几块钱。那一本都几十块钱。"

      傅大姐说:"我哪知道,我当废纸卖的。"

      采芹朝工具箱里面望着,里面空荡荡的,采芹脑子里却回放着傅大姐提着两袋书,吃力走过的身影。采芹不大相信那天傅大姐不知道是书,搬了那么长时间,衣服都汗湿了,怎么会不知道呢?就算她没有一点好奇心,可又不是她一个人在搬,不会都不去看看里面是什么的。可以推断,她是知道的,但傅大姐说不知道,可能是担心采芹会要她的书。对于傅大姐来说,卖几块钱重要,或者起码比和采芹拉关系重要。

      采芹觉得自己没想到,这么一马平川的事情也会有弯道的,傅大姐有权利处理自己的劳动所得,这种处理是不是一定需要自己去矫正呢?采芹慢慢站起来回了办公室,从此没大见到她和傅大姐闲聊拉呱。

      借 书

      在银行办业务时翻看书架上不知从哪淘汰的旧书,业务员说可以带回去看。于是带回去了,没还。

      停下脚步,翻看收废品的放在路边三轮上的书捆,一大摞汽车杂志中有一本《男人帮》,,封面是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讨要了这本,看后觉得不错,插到办公室的书橱里,怕人拿去,立在《中国妇女》和工作内刊旁边。有规定办公室不得超面积,普遍超,普遍腾挪。杂志未及搬走就不见了,不知被谁借走,眼光真毒,两旁的杂志仍在。

      那时候在城北有个小两居,如获至宝。餐桌是一张折叠桌,不占地方,缺点是不太稳定。他从蛇皮袋里掏出厚薄不等许多书,参差码好,抵住桌腿桌面,稳如泰山。

      有人提前内退,发朋友圈说另有发挥余热的地方,什么都舍得,就是不舍得一架的书。特征询愿意收留这些书,善待这些书的人。立即跳出来,表示友好,表示可以寄放我这里,姑且放着,随时来取。朋友圈朋友发来握手和感动流泪的表情。立即动手收拾办公室的橱子和抽屉,虚位以待…….最终,书没有来,原因不明。后来友人打电话说那批书捐给社区了,我和友人都很欣慰。

      孩子用过一学期的书宛若新书,可以给另一个孩子当新书用。学习成绩嘛,差时前十名,好时前三名,不知道有什么特异功能。

      酷暑高温,去水塘边浇放在那里的盆花,浇完花骑车上班。心想,如果正好万象城方向绿灯,就拐一下,去万象城附近还书。一路绿灯地到了那个橱窗式图书馆跟前,拉开包不见借书卡,想起是在钱包里了,钱包丢在家里了,只好骑车回单位。快到单位门口时,看到一车西瓜,8角钱一斤,回想昨天超市最便宜的都一块五,决定买一个。钱包不在,用手机支付了。有点高兴地进单位大门,保安早看见了,迎上来说这瓜不好。问是品种不好吗,保安说挑瓜要看瓜纹新鲜不新鲜,这瓜纹都没有新鲜意思了。咳,挑西瓜从没有被人称赞过,不似挑书。

    【审核人:站长】

    《书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本文标题:书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1818018.comhttps://www.1818018.com/showinfo-73-53390-0.html

      赞一下

      网友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头条文学网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点击图片赞助头条文学网